近代中国的乡村社会

近代中国的乡村社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
出品人:
页数:440
译者:
出版时间:2005-6
价格:5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32540761
丛书系列:近代中国研究集刊
图书标签:
  • 历史
  • 社会史
  • 乡村
  • 社会经济史
  • 乡土中国
  • 中国农村
  • 中国近现代史
  • 陳德軍
  • 近代中国
  • 乡村社会
  • 社会变迁
  • 历史研究
  • 农民生活
  • 基层治理
  • 地方社会
  • 传统社会
  • 民国时期
  • 农村经济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乡村是中国社会的缩影。无论是在帝制时代的中国,还是在今天的中国,我们都已见过太多类似的表述。但同样是“缩影”,其图景却有着霄壤之别。帝制时代对乡村的表达,所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之类,所烙上的是理想化的印痕。黄树民讲述“林村的故事”时,就特别提示,在理想化的儒家世界中,构成传统社会经济基础的农民和士绅阶级一样受到尊敬,但这只存在于理论上而非现实中,而且现实差不多与理想相反。这是绵延近百年的中国农村破产和农民暴动的无数事实所早已证明了的。如今围绕“三农问题”所传递出的各种声音亦表明,我们渐渐丧失对于乡村生活理想化的“想象”,事出有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读“乡村”之沉重,正在于它身上背负着极为沉重的历史积淀。

本书主要阐述了不同学科的学者都在进入中国乡村社会的研究,问题视野也因此各有不同。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编者的话
·主题论文·
近代中国农村的村民结合与村落共同体
——旧华北农村农耕结合形式研究
传统与现代的交错、纠葛与重构
——20世纪前期中国乡村权力体制的历史变迁
民国时期河北农业灾荒研究
华北农村的生态关系与阶级
乡村社会中的革命:组织、“敌人”与控制
嵌入式社会变迁及其界限
——对浙北一个村落的个案研究
质疑近代中国乡村史的概念化书写
·域外专论·
农村社会——研究笔记
一个封建堡垒中的革命:
陕西米脂县杨家沟,1937—1948
关于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研究
·书评选刊·
范式创新与终极关怀
——评《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一书
·学术演讲录·
耶稣会士的历史、政治、教育和文化背景
·域外汉学·
德国汉学:起源、历史演变和现状
·附 录·
与本辑主题相关的论著目录(英语部分)
与本辑主题相关的论著目录(日语部分)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张佩国“质疑近代中国乡村史的概念化书写”犀利可读,王建革“华北农村的生态关系与阶级”与杜赞奇商榷,陈德军“乡村社会中的革命”理论深度超越其博论,周锡瑞杨家沟研究今观平淡,“关于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研究”综述正因其旧而有意义。后附乡村研究英日文两份书目详尽可参

评分

周锡瑞:“陕西米脂县杨家沟,1937—1948:关于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研究”

评分

论文集,最后的英日著作目录不错。

评分

张佩国“质疑近代中国乡村史的概念化书写”犀利可读,王建革“华北农村的生态关系与阶级”与杜赞奇商榷,陈德军“乡村社会中的革命”理论深度超越其博论,周锡瑞杨家沟研究今观平淡,“关于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研究”综述正因其旧而有意义。后附乡村研究英日文两份书目详尽可参

评分

张佩国“质疑近代中国乡村史的概念化书写”犀利可读,王建革“华北农村的生态关系与阶级”与杜赞奇商榷,陈德军“乡村社会中的革命”理论深度超越其博论,周锡瑞杨家沟研究今观平淡,“关于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研究”综述正因其旧而有意义。后附乡村研究英日文两份书目详尽可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