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19世纪的帝国控制》是萧公权先生的学术代表作之一,考察了19世纪清王朝统治中国乡村的政治体系,包括理论基础、措施和效果。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乡村地区自然的社会组织划分和基层行政体系,即村、集市、乡镇的划分,保甲和里甲的行政分配和结构特色;第二部分考察国家控制乡村的统治体系,涉及保甲监控、里甲税收、社仓等灾荒控制以及乡约等思想控制系统的设置情况;第三部分讨论乡村控制的合理性及其效果,以及乡村对它的回应。本书附录有关里甲、粮仓等制度的珍贵资料。
作者简介:
萧公权(1897—1981),著名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台湾中研院首届院士。1918年考入清华高等科,1926年从美国留学归国后至1948年,历任或兼任燕京、清华、光华、华西等名校教授。1949年离台赴美,长期执教于华盛顿大学远东和苏联研究所客座教授,1968年退休。其主要著作有《政治多元论》《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乡村》《宪政与民主》《康有为思想研究》《翁同龢与戊戌变法》等。
译者简介:
张皓,1964年生,贵州德江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张升,1967年生,广东阳春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谁知道这本书为啥迟迟未出? 不是标的2月出版?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评分 评分《中国乡村:19世纪的帝国控制》是萧公权先生的学术名著,此书撰成于1956年,出版已是1960年之事。虽然时隔六十有年,然此书之资料丰富、论断允当,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笔者最为关注的是此书与“皇权不下县”这一成说的关联——即萧先生既以丰富的文献,有力驳倒了“...
评分《中国乡村:19世纪的帝国控制》是萧公权先生的学术名著,此书撰成于1956年,出版已是1960年之事。虽然时隔六十有年,然此书之资料丰富、论断允当,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笔者最为关注的是此书与“皇权不下县”这一成说的关联——即萧先生既以丰富的文献,有力驳倒了“...
评分谁知道这本书为啥迟迟未出? 不是标的2月出版?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还是不可避免的用了好些后面的资料推论的。
评分拍案叫绝;清朝的乡村治理体系纷繁复杂 联想到现在的乡村实际 很多情况还是无出其右;最后一章也大尺度保留;基于人性善的制度往往落得恶劣的结果 希望善人充任的职责往往压垮善人却让恶人如鱼得水;农民被各种理由盘剥克扣 生存始终艰难
评分萧公权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杰出的政治学家,其学术功底深厚,在费孝通诸人之上。通过此书,他有力驳斥了自韦伯发端的乡村自治说,分析了政府与乡村之间的博弈。通读下来,只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悲凉。专制体制真是毒素,我越发坚定信仰密尔的《论自由》中的论述了。
评分极好看的,对基层各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爱不释手。了解中国乡村与农民必读。(可怜的还是底层人民)
评分以史为鉴,尺度大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