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关于家庭社会学的著作,曾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作者根据抗日战争时期自己在大学授课时的讲义整理、编写而成。书中主要论述了家庭所担负的有关生育子女的若干理论问题。但本书所论述的不止是生育,凡是与种族延续有关的一套活动体系都讨论到了。其中包括:配偶的选择、婚姻关系、家庭组织、双系抚育、父母的权力、世代的隔膜、社会继替、亲属的扩展等等。作者在书中对这些问题的剖析的提出的一些理论观点,对我们今天如何处理家庭婚姻问题、子女教育问题等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目录
派与汇(代序)
第一章 种族绵续的保障
第二章 双系抚育
第三章 婚姻的确立
第四章 内婚和外婚
第五章 夫妇的配合
第六章 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
第七章 居处的聚散
第八章 父母的权力
第九章 世代间的隔膜
第十章 社会性的断乳
第十一章 社会继替
第十二章 世代参差
第十三章 单系偏重
第十四章 以多继少
第十五章 续绝
第十六章 亲属扩展
如果说贝克尔的生育和家庭生活的经济分析构成了里程碑性质的理论流派,费孝通在1947年完成的《生育制度》则从结构功能主义的思想入手,构成了对生育和家庭生活的社会分析。而客观来说,这本对人类生育制度的分析却显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作为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
评分最近看《水浒》,金圣叹评的那个,看完序言就又打破一个幻想——我以前听说金的逸事时对才子怀着莫明的好感,没想到。真是不忍口出脏话啊!那些满脑子愚人愚已的想法,真让人不堪忍受。什么圣人不该作书,但为了布道呢做了也可,但其它非圣人的也跟着作书,就是混乱天下视听,...
评分第六章中有一个有趣的区分想在这里提一下:“性爱是流动而且是多元的,每一点和异性的任何点都有发生关系的可能。可是这种多点的联系却不会发生三角结构。普通的舞台或银幕上惯见的剧情,虽则被称作三角恋爱,其实是一种误解,因为第三点和已有两点并不能同时发生关系,而成为...
评分前半部分比较精彩,后半部分则略显平庸。
评分读到心坎里去了,从生殖到父居 母居到抚育到断乳到继替等各方面都讲到了,以前想不明白的好多事情都在这里讨论过了
评分以功能论的视角审视生育制度。人的生存依赖种族的延续,种族带来更有效率的分工体系,体系需要个体数量的维系,为此人需要一套制度来保障生育,婚姻的意义由此而来。对子女的更优抚养,又需要乱伦禁忌和双系抚育,抚育过程牵涉权力的分配……前几章搭建框架,让人赞叹费老思维之缜密,语言之朴实,后面的论述稍显平淡。
评分生育制度 所以婚姻这种制度就是为了共同抚育下一代而已。现代人类的文化强调婚姻中的感情,不仅仅是文明开化,也不只是因为女权运动,更多是人类寿命增加,抚育工作结束后,我们拥有更多的时间面面相觑。 社会性和生物性就是完全的对立,我们有那么多规矩,礼仪,阶层分化,道德,就是为了压制生物性,维持社会秩序。 我们避免谈及遗产,是因为它与死亡有关。而人类为什么又对继承如此理所当然?我们损己利人地为社会培养了接替人员,ta一定要离我们而去,而在在脱离我们的时候要求得到一部分财产,我们还把自己一生的劳动所得留给ta。 我不明白重男轻女的家庭如何看待嫁出去的女儿,而母舅的地位解释了这一点:女儿也非常重要。
评分最大启发:婚姻不是个体行为,而是社会行为,影响的不仅仅是个体,还是两个家庭。同居或领证都只是个体承认和国家法律承认,“办酒”,才真正是“社会认可”,“民间认可”,民间不认可,你等于没结婚。再者,一旦结婚,夫妻就成了次要,孩子才是最重要,生育,生殖和抚育,生殖容易,抚育不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