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与道德

婚姻与道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作者:伯特兰·罗素
出品人:
页数:214
译者:谢显宁
出版时间:1988
价格:2.4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21006431
丛书系列:“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
图书标签:
  • 罗素
  • 哲学
  • 婚姻与道德
  • 社会学
  • 婚姻
  • 社会心理
  • 社会
  • 思考
  • 婚姻
  • 道德
  • 社会
  • 伦理
  • 家庭
  • 价值观
  • 夫妻关系
  • 情感
  • 责任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这是一本对于有严肃阅读习惯的读者,不可多得的好书.里面的观念谈论了那些一般言论不敢谈论的话题思考,从人类的权利出发,批驳了一些旧的道德观念,(注意,旧的道德观念,有些我们今天都仍然很普遍.)提出了改革婚姻制度的一些设想,做出未来婚姻的预测和展望.以下的目录希望你能...  

评分

评分

一、性道德的历史。论述了形成母系社会的原因、转变为父系社会的原因、限制性自由的原因。 二、让男人、女人、儿童处于一种人为的性知识无知状态是否是好事?越制造神秘,越吸引人探索,越有罪恶感。 三、爱情的意义。爱情是远远不止于性交欲望的东西,是使大多数男人女人大半...  

评分

罗素以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的身份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迄今为止这样以非作家的身份而获奖的人物大概仅有三位,其他两位是丘吉尔和鲍勃迪伦)。授奖词中这样写道:“罗素的哲学具体的体现了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先生当初设奖的动机……两人同样相信怀疑论和’乌托邦’的理想,...  

评分

作为1950年诺贝尔奖获奖作品,罗素在书中透露的关于婚姻与性的智慧,在70年后的今天,仍然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在罗素看来,婚姻习俗始终是本能、经济和宗教三大因素的混合物。当然,对我们而言,这里的宗教可能要换成儒家了。在母权社会之时,孩子根本不知道父亲是谁,虽然也...  

用户评价

评分

"愈是文明的人愈不可能和一个伴侣有永久的幸福" 不愧是罗素 客观公正令人信服( ´▽`) 还行把 不过用处不是特别大

评分

所论甚得我心。同意罗素罗素所提,如果要求女人在性道德上的守贞,也该对男人有同样的要求,同理,如果男人不遵守婚姻的性道德,女人也可以同样不受其约束。说白了,你要是觉得男人出轨没问题,那女人也可以多找几个情人。反正现代避孕技术已经将生育与性交严格区分了,找情人同样可以保证男权社会的血统纯正性。

评分

罗素的书果然通俗啊

评分

娓娓道来,理清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

评分

语境狭隘没关系,没能探出个历史究竟也没关系,罗思想的宝贵之处在于,他总是能适时创造出包容意欲表达之概念的新体系。论述由“父亲”在对待对子女感情问题上的地位引入,先后论及诸如父性因经济发展后天产生、古罗马父权、基督教的性禁锢等问题,重点在于依线索亮明自己支持女权、反对禁欲、支持针对青少年之性教育、反对淫秽审查制度、赞颂爱情、支持试婚、反对卖淫、力挺弗洛伊德、认为国家会取代父亲的态度和立场。很推崇孕育出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却比工党和布党还激进地要剥夺父权和推崇国际主义。述一夫一妻演变为一夫多妻制、家国关系、世界政府的部分我简直目瞪口呆——罗素居然是个从论点起就自我矛盾的土资英伦撒比……不列天,贵国左党吸右党的血啦!可叹,一切普世价值观都是被阶级敌人逼出来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