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舜徽先生一生勤奋治学,博涉四部,在传统学术的诸多领域造诣精深,留下大量论著。他在《八十自叙》中总结说:“余之治学,始慕干嘉诸儒之所为,潜研于文字、声韵、训诂之学者有年。后乃进而治经,于郑氏一家之义,深入而不欲出。即以此小学、经学为基石,推而广之,以理韦书,由是博治子、史,积二十载。中年以后,各有所述。爰集录治小学所得者,为《说文解字约注》;集录治经学所得者,为《郑学丛着》;集录治周秦诸子所得者,为《周秦道论发微》、《周秦政论类要》;集录治文集笔记所得者,为《清人文集别录》、《清人笔记条辨》。而乎生精力所萃,尤在治史。匡正旧书,则于《史通》、《文史通义》皆有《平议》;赳立新体,则晚年尝独撰《中华人民通史》,以诱启初学。至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平生致力于斯,所造亦广。若《广校雠略》、《中国文献学》、《汉书艺文志通释》、《汉书艺文志释例》、《四库提要叙讲疏》诸种,固已拥彗前驱,导夫先路。”此仅为就其平生著述中较费心力者而言,已足以彰显先生对学术界的重大贡献。他的这些成就,使他成为公认的国学大师,更是华中师范大学不可多得的代表性学者。
張氏可儅湘學殿軍,其治學承清代風氣,由語文校讎而入,游于四部,未期著作卻各成輯述,終以歷史文獻傢名世。此書亦論文輯編,然而貫以卓識,瞻前顧後,可謂大氣。斯文獻之名,亦即目錄也,校讎也,或即天竺五明之内明也,所謂辨章學術攷鏡源流之道也。
评分張氏可儅湘學殿軍,其治學承清代風氣,由語文校讎而入,游于四部,未期著作卻各成輯述,終以歷史文獻傢名世。此書亦論文輯編,然而貫以卓識,瞻前顧後,可謂大氣。斯文獻之名,亦即目錄也,校讎也,或即天竺五明之内明也,所謂辨章學術攷鏡源流之道也。
评分 评分文献学这词最早出现在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文学史》,之后又郑鹤声、郑鹤春写成《中国文献学概要》,研究文献学初见端倪,但我个人认为张先生这本《中国文献学》是20世纪文献学的奠基之作,之后我国的文献学才百花齐放,学习文献学这门课程,这本书也该参考一下。
评分当年考这门课,真是想死。 张先生的这本书确实是写得好,就是学习起来很有难度。 学这门课的时候,才知道自诩自己古典功底好是很丢人的。 唉~~ 贡献一下我当年期末考试时候整理的笔记吧 老师出了题,自己去做 书上都找不到答案,网上更是没有这种专业的东西。 图书馆来来回回...
文献学入门
评分花愤图强,一洗昨日的噩梦。
评分文献学读的最舒服的一版
评分课本。只要是横排,繁简字都看的一样方便!
评分此書是兩年前向陳尚君老師討教校勘學的書,讀得很快,沒感覺有多好,尤其是此書後面的附有作者想做什麼通史。我的個乖乖,你是搞文獻學的,通史的重任你扛的下來?給陳老師面子,姑且四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