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余英时 历史 思想史 秦汉史 文化 社会史 余英時 生死观
发表于2025-02-03
东汉生死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取名于余英时先生1962年在哈佛的博士论文,由杨联陞先生指导。成书于1987年,在他博士论文修改稿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他1980年代的两篇论文。他运用了文献和考古材料,从社会上层与下层的两个角度,介绍了东汉的“生死”的观念。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的力作。
余英时,安徽潜山人,1930年生于天津。1950年至1955年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1956年至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杨联陞先生,获博士学位。曾任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耶律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现任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汉代中外经济交通》、《历史与思想》、《史学与传统》、《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中国文化与现代变迁》、《历史人物与文化危机》、《士与中国文化》、《方以智晚节考》、《论戴震与章学诚》、《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兼论他的学术精神与晚年心境》、《犹记风吹水上鳞-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现代儒学论》等。
喜欢末二章,大概是因为曾经多次拜会辛追夫人的缘故所以觉得比较熟悉吧。。至于「太平经」「想尔注」这种奇书倒是很想拿来看看。。此书唯一不尽意的地方就是译本有点小瑕疵
评分从这个角度看,谁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只不过这种宗教形式更接近巫蛊(近代又屡遭冲击),少些理论化吧...虽然读得很凌乱,但窃以为中哲的论文该这么写才对,少些高屋建瓴。高亮:太平经、王充(气凝而成人)、后汉书、嵇康(最早区分求仙术与养生术),鬼最初是 归 的同义(魂归...),马王堆证明古代灵魂、来世、天堂地狱(黄泉)观并非外来,起初只有魄(白亮的光、本义为新月逐渐增亮、月相变化暗示死生循环)、6BC后出现魂(左传记载子产用阴阳说将之与魄区分、各自对应阳-阴、天-地、上升-下降、支配精神-肉体、气-形、死后归于梁父-蒿里)、楚辞中已有将魂魄等同于阴阳的明显观念(魂魄离散、招魂不招魄),魄依赖于尸体的完好保存(联想到各种汉墓),阎王是外来户、但职位却是泰山府君的。
评分“吾生于昏暗之世,值乎淫侈之俗,生不得匡时济世,死何忍自同于世!”
评分从这个角度看,谁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只不过这种宗教形式更接近巫蛊(近代又屡遭冲击),少些理论化吧...虽然读得很凌乱,但窃以为中哲的论文该这么写才对,少些高屋建瓴。高亮:太平经、王充(气凝而成人)、后汉书、嵇康(最早区分求仙术与养生术),鬼最初是 归 的同义(魂归...),马王堆证明古代灵魂、来世、天堂地狱(黄泉)观并非外来,起初只有魄(白亮的光、本义为新月逐渐增亮、月相变化暗示死生循环)、6BC后出现魂(左传记载子产用阴阳说将之与魄区分、各自对应阳-阴、天-地、上升-下降、支配精神-肉体、气-形、死后归于梁父-蒿里)、楚辞中已有将魂魄等同于阴阳的明显观念(魂魄离散、招魂不招魄),魄依赖于尸体的完好保存(联想到各种汉墓),阎王是外来户、但职位却是泰山府君的。
评分挑了一个并非关键的思想史部分来做长篇大论的证实,本身是很大而空的范围,加之对东汉政治史的歧视。让本书缺乏客观。甚至有代今入汉之感。
余英时先生的这本著作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讨论生与不朽,第二部分谈论养生长寿,第三部分讲述死亡。这三部分之间,存在一种逻辑发展关系。这种顺畅性,使读者在阅读时易形成明晰的认识。 一、 生与不朽 在这一部分中从余英时先生从战国末年开始他的叙述。他认为,“从战...
评分余英时先生的这本著作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讨论生与不朽,第二部分谈论养生长寿,第三部分讲述死亡。这三部分之间,存在一种逻辑发展关系。这种顺畅性,使读者在阅读时易形成明晰的认识。 一、 生与不朽 在这一部分中从余英时先生从战国末年开始他的叙述。他认为,“从战...
评分这种宗教形式更接近巫蛊吧,理论背景不那么强...近代又屡遭冲击 虽然读得很凌乱,但窃以为中哲的论文该这么写才对,少些高屋建瓴。 【高亮】 太平经、 王充(气凝而成人)、 后汉书、 嵇康(最早区分求仙术与养生术), 鬼最初是 归 的同义(魂归...), 马王堆证明古代灵魂...
评分余英時教授一向擅長跨越學科領域,以綜合手法和不同角度重構思想體系。在《東漢生死觀》中,最精彩的是他所採用「觀念史」的研究方法。他將每一觀念的源頭和出處都扎實考據,並且把發展變化過程中的個個概念都予於詳細的分析,劃定層次和種類,明確簡略的定義,整部「生死...
评分余英时先生的这本著作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讨论生与不朽,第二部分谈论养生长寿,第三部分讲述死亡。这三部分之间,存在一种逻辑发展关系。这种顺畅性,使读者在阅读时易形成明晰的认识。 一、 生与不朽 在这一部分中从余英时先生从战国末年开始他的叙述。他认为,“从战...
东汉生死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