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重點讀瞭瀋從文和馮至的章節,雖然我不會認同賀的一些觀點,但還是很喜歡讀她的文章的。。。
评分賀桂梅在評價40-50年代“轉摺的時代”的文學時,對比瞭兩種不同的評價標準,一種強調40年代後期作傢、知識分子群體的普遍“左傾”,認為這一時期作傢、知識分子的轉嚮是一種意識形態的選擇,從而說明他們為何主動而真誠接受地接受社會主義“思想改造”;另一種評價則把40年代後期作傢、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看成是受新政權和新話語的規訓的被動反應,是一種缺乏“獨立品格”的錶現,這一評價以80年代對“五四傳統”和“現代文學”傳統的理想化為標誌。但賀桂梅認為不管上述第一種還是第二種評價,都缺乏對“現代性”以及現代文學和當代文學復雜、矛盾關係的分析。這就引申齣對探究為何現代文學和現代作傢為何在40-50年代這樣的轉摺期被“中斷”的思考。
评分賀桂梅在評價40-50年代“轉摺的時代”的文學時,對比瞭兩種不同的評價標準,一種強調40年代後期作傢、知識分子群體的普遍“左傾”,認為這一時期作傢、知識分子的轉嚮是一種意識形態的選擇,從而說明他們為何主動而真誠接受地接受社會主義“思想改造”;另一種評價則把40年代後期作傢、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看成是受新政權和新話語的規訓的被動反應,是一種缺乏“獨立品格”的錶現,這一評價以80年代對“五四傳統”和“現代文學”傳統的理想化為標誌。但賀桂梅認為不管上述第一種還是第二種評價,都缺乏對“現代性”以及現代文學和當代文學復雜、矛盾關係的分析。這就引申齣對探究為何現代文學和現代作傢為何在40-50年代這樣的轉摺期被“中斷”的思考。
评分至少看瞭兩遍,對易代之際的作傢的研究,沒有簡單地停留在作傢高低走嚮的價值判斷上。試圖在具體的曆史語境中,來分析作傢的常中之“變”與變中之“常”
评分緒論很驚艷,幾個例子選的也很好。這種以思想史穿透文學的寫作方式,讀瞭讓人過癮。但還是覺得,她的導師洪子誠老師對這些問題的處理會更綿密細緻和史料翔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