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充滿瞭智慧的書,這裏麵所包涵晶瑩的智慧,不隻是從學問的研究得來,更是從生活的體驗得來。讀這本書,好像是泛舟在時間的洪流之中,一重一重世間的層巒疊嶂激湍奔濤,都在我們民族和個人的生命中經過。而且這段時間乃是曆史上一個極不平凡時代的新序幕,舉凡人類中各個集團的衝突,乃至東西文化的磨蕩,都集中在這風雲際會。時代的轉變愈快,被人們忽略的史實愈多。若當時的人不予以記載,則後起的人更無從知道,無從瞭解。這種忽略和遺忘都是人類很大的損失,因為在不斷的曆史的過程中間,以往的經驗,正是後來的教訓。瞭解這種意義,纔能認識蔣夢麟先生這本書所蘊藏的價值。他生長在這極不平凡的時代已經過瞭七十年瞭。他從中國學究的私塾到西洋自由的學府,從古老的農村社會到近代的都市文明,從身經滿清專製的皇朝到接受革命思想的洗禮,他多年生活在廣大的外國人群裏麵,更不斷生活在廣大中國人群、尤其是知識青年群眾裏麵,他置身於中西文化思想交流的漩渦,同時也看遍瞭覆雨翻雲滄海桑田的世局。經過瞭七十華年,正是他智慧結晶的時候,到此時而寫齣他富有哲學內涵和人生風趣的迴憶,其所反映的決不是他一生,而是他一生所經曆的時代。
蔣夢麟,原名夢熊,字兆賢,彆號孟鄰,浙江省餘姚縣人。中國近現代著名的教育傢。1886年(光緒十二年)生,幼年在私塾讀書,12歲進入紹興中西學堂,開始學習外語和科學知識。後在傢鄉參加科舉考試,中秀纔。1908年8月赴美留學。次年2月入加州大學,先習農學,後轉學教育,1912年於加州大學畢業。隨後赴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師從杜威,攻讀哲學和教育學。1917歲3月,蔣夢麟獲得哲學及教育學博士學位後即迴國。1919年初,蔣夢麟被聘為北京大學教育係教授。自1919年至1945年,蔣夢麟在北大工作瞭20餘年。1964年病逝於颱北。
自1919年至1945年,蔣夢麟在北大工作瞭20餘年。在蔡元培任校長期間,他長期擔任總務長,三度代理校長,1930年鼕正式擔任北大校長。先後主持校政17年,是北大曆屆校長中任職時間最長的一位。他學識淵博,精明乾練,在那黑暗而動蕩的漫長歲月裏,剋服瞭重重睏難,堅持辦學,為北京大學的建設和發展作齣瞭重大貢獻。
你对中国的近代史有什么了解,是从什么方面得到了解的?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可能为了什么样的原因而掩盖某些事实,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生存的环境也不同,站的角度不同,我们从不同人的经历中就会更加接近事件的真实,而不是盲人摸象,以偏概全
評分在飞往东京的航班上读完了这本书的西潮部分,夹在一群日本人中间读当年的中国和战争,感觉很奇妙,感叹时代的变迁和中国的发展。 作者成长在中国的封建农村家庭,儿时接受了旧式私塾教育;但在1908年留学美国,得到西式的大学教育。儿时的私塾教育,虽以背记为主,但却帮助他树...
評分 評分这本书借了还,再借,前后两个月才看完。看第一遍的时候,我觉得这本书实在是太枯燥了。第二遍我才认真看完整了此书。第三遍认真地翻阅了一下重点关注的内容。 作者提到背古书倒也有背古书的好处。一个人到了成年时,常常可以从背的古书里找到立身处世的指南针。在一个安定的社...
西潮帶雨晚來急,野渡何人棹孤舟? 一個人眼中的曆史 蔣夢麟親身感受的中國巨變
评分富二代,中學校長蔡元培,博士導師杜威,留學期間獲交孫中山,這樣的好運氣全讓蔣夢麟趕上瞭
评分這書是上半年看瞭的,充其量也就還成吧,從那個年代來說觀念上還是有一定的新意,但是那骨子文化人的勁我有點吃不消
评分寫的很誠懇,而且最後還附有張玉法、吳相湘先生的考釋
评分有點像自傳,有點像迴憶錄,有點像中國近代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