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榖道人,晚號涪翁,宋洪州分寜(今江西修水)人,生於宋仁宗慶曆五年(一0四五),卒於宋徽宗崇寜四年(一一0五)。他於英宗治平四年(一為六七0登進士第,從此一生糾結於由王安石變法肇始的黨爭之中,兩遭貶斥,曆盡坎坷。在曆任地方官期間,他對變法持抵製態度;“元佑更化”之後,他入朝為文學之臣,先後擔任過秘書省校書郎、集賢校理、著作佐郎等職,參與撰修神宗實錄,但又不滿執政者對新法的一概廢斥,主張參酌新舊,擇善而從。紹聖二年(一0九五)被指控修史失實,貶為涪州彆駕、黔州安置;元符元年(一0九八)為避親嫌,又移置戎州;元符三年,徽宗即位,被赦放還,待命荊南;崇寜元年(一一0二)除領太平州事,僅九天即罷免,遂流寓鄂州。前此在荊州時,他曾寫過承天院塔記一文,為此被羅織“幸災謗國”之罪,遂被除名而流放至宜州(今屬廣西),直至崇寜四年卒於貶所。
《山榖詩集注(上下)》即以上三傢注釋(任淵注內集、史容注外集、史季溫注彆集)的閤集為底本,由黃寶華教授傾十年心血精心點校而成,糾正原書錯訛近遷處,使之成為山榖詩集最具權威性的定本之一。山榖詩嚮來號稱難讀,因其中包含的文化信息實在太多,儒道佛以及小說傢言都被他點化入詩。自宋代以來,許多人者在從事掃清閱讀障礙的工作:為之作箋注。其中以任淵、史容、史季溫所住最佳。如任淵注《演雅》一詩,引書達七十種(篇)以上,錢鍾書在《談藝錄》中對以上三人的注釋成績亦深錶佩服。
北宋中期,赣北的洪州分宁诞生了一位文化巨子,他就是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洪州分宁人(今江西省修水县),北宋著名诗人和大书法家。诗文在当时与苏轼并驾号称“苏黄”,而书法位列当时四大书法家之中,即“苏、黄、米、蔡”,...
評分北宋中期,赣北的洪州分宁诞生了一位文化巨子,他就是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洪州分宁人(今江西省修水县),北宋著名诗人和大书法家。诗文在当时与苏轼并驾号称“苏黄”,而书法位列当时四大书法家之中,即“苏、黄、米、蔡”,...
評分北宋中期,赣北的洪州分宁诞生了一位文化巨子,他就是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洪州分宁人(今江西省修水县),北宋著名诗人和大书法家。诗文在当时与苏轼并驾号称“苏黄”,而书法位列当时四大书法家之中,即“苏、黄、米、蔡”,...
評分北宋中期,赣北的洪州分宁诞生了一位文化巨子,他就是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洪州分宁人(今江西省修水县),北宋著名诗人和大书法家。诗文在当时与苏轼并驾号称“苏黄”,而书法位列当时四大书法家之中,即“苏、黄、米、蔡”,...
評分北宋中期,赣北的洪州分宁诞生了一位文化巨子,他就是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洪州分宁人(今江西省修水县),北宋著名诗人和大书法家。诗文在当时与苏轼并驾号称“苏黄”,而书法位列当时四大书法家之中,即“苏、黄、米、蔡”,...
黃庭堅為宋詩的代錶人物,在他身上可以看到理趣與學識,理趣使其詩歌能夠具備象徵主義意味,而學識又使其具備一種以學為詩的澀味和古雅。從山榖詩中可啓發到,我們如何變學為詩,那就是要“脫胎換骨”。山榖詩的“生新瘦硬”,與周作人散文“樸拙”、“澀味”有相通處,隻是周作人的規模較大如蘇軾,不但有山榖這般通過當代的書麵語和口語化來實現一種“澀味”,也有印象主義上的澀味也。不過知堂對黃山榖詩歌的價值也是持有保留態度,隻是欣賞其“好玩”的詩歌,而不喜歡其“載道”,實質是山榖的理趣有些類似於為後期走“寫意”道路的周作人所鄙棄的“教訓”也。於堅也是走寫意路子,所以對理趣一樣不感冒,反而是知識分子寫作的詩人歐陽江河對黃庭堅頗為熱愛,“如果說中國古代,我想象中的讀者可能是黃庭堅這樣的人”,還寫瞭一首詩歌《黃山榖的豹》
评分隨心自由,自在人傢。
评分後來陳永正做瞭續注,也買瞭。都不滿意。必有好之者齣新注。
评分為什麼為什麼我看不到《寄黃幾復》。。
评分上海古籍排版比較好,而且兩捲本比較便攜。導師說現在很少有人喜歡黃庭堅瞭,但是其實黃庭堅在某些方麵與現代人非常相似,那些美而無用的事物和以茶澆灌的封閉小世界,都是他對於主體和生存問題的思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