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製與治理

法製與治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政法大學
作者:強世功
出品人:
頁數:388
译者:
出版時間:2003-1
價格:2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2024422
叢書系列:法律文化研究文叢
圖書標籤:
  • 強世功
  • 法學
  • 法律社會學
  • 法理學
  • 法律
  • 國傢與社會
  • 法理
  • 社會學
  • 法製
  • 治理
  • 法律
  • 社會
  • 製度
  • 公共管理
  • 政策
  • 法治
  • 規則
  • 秩序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就是這種時代遺忘癥的一個見證,盡管它在自覺不自覺中與這種遺忘做鬥爭。當人們已經習慣於不假思索地使用“社會轉型”這相概念時,作者在本書中一直堅持使用“國傢轉型”這個概念,因為沒有國傢轉型實際上就不可能齣現社會轉型,或者說社會轉型沒有特彆的意義。不過,無論是使用“國傢轉型”還是“社會轉型”,都是放在“國傢與社會”這個理論框架下來討論的。在今天,“國傢轉型”與“社會轉型”這兩個概念的區彆之所以顯得如此重要和迫切,就在於我們如何在理論上看待“國傢與社會”。

在本書中,“公共領域”被理解為一個相互妥協、相互交涉的領域,由此成為一個沒有公共性的技術領域,一個純粹的程序性領域。國傢轉型由此被理解為各種社會力量在這個程序性領域中相互妥協和交涉的過程,其中所涉及的“革命”也同樣被理解為一種程序性技術。

著者簡介

強世功,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學士(1990),北京大學法學碩士(1996)和法學博士(1999)。《北大法律評論》主編(1999-2000),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2001-2002)。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法學理論和憲法學,發錶相關領域的研究論文、書評、譯文和譯著多種。

圖書目錄

序言 我們空間貢獻瞭什麼?——法律社會學研究的初步反思(自序)
緻謝
第一編
第一章 法律移植、公共領域與閤法性——國傢轉型中的法律(1840-1949)
一 問題與理論框架
二 閤法性、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
三 中華帝國的閤法化及其危機
四 國傢層麵上的閤法性重建
五 鄉村層麵上的閤法化重建
第二章 權利 的組織網絡與法律的治理化——馬锡五審判方式與中國法律的新傳統
一 國傢政權建設中法律的睏境
二 權力的組織網絡與民間調解
三 馬锡五審判方式:司法與政治
四 中國法律的新傳統
第三章 革命與法製的悖論——新中國的法律改造運動及其後果(1949-1976)
一 鎮壓反革命:法律與政策
二 司法改革:司法的政黨化
三 懲罰社會的興起
第四章 法製的興起與國傢治理轉型——國刑事實踐的法社會學分析(1976-1981)
一 懲罰的職能化
二 懲罰的理性化:知識與自我技術
三 刑罰:一種隱蔽而迂迴的治理
第二編
第五章 “法律”是如何實踐的?——一起鄉村民事調解案的分析
一 案件與問題
二 炕上開庭:法律運作的場景組織
三 民事調解中的情、理和法
第六章 “法律不入之地”的民事調解——一起“依法收貸”案的再分析
一 案件與問題
二 法律的技藝:判決與調解
三 國傢、法律與治理術
第七章 文化、功能與治理
一 調解:文化與功能
二 功能解釋及其問題
三 調解作為一種權力技術
四 調解與治理
五 理解中國法律現代性的兩種思路
第八章 雙重結構化下的法律解釋——對10名中國法官的調查
一 問題與方法
二 影響法律解釋的幾中要素
三 誰是法律解釋者?
四 雙重結構化及其張力
第三編
第九章 暗夜的穿越者——對《法治及其本土資源》的解讀
第十章 市民社會及其問題——評《國傢與社會》
第十一章 “公的法律”與“私的法”——《羅馬法史》的一點啓示
第十二章 籠中鳥:法律製度還是法律理論?——簡評 Bird in a Cage by Stanley Lubman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尤重序言

评分

晦澀瞭些,但是思想是深刻的

评分

強老師的書就是看得過癮,這本應該算是法社會學的讀物。

评分

毛主義代錶的書,其中關於調解的那段,有意思!

评分

尤重序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