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政治

身體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三聯書店
作者:葛紅兵
出品人:
頁數:190
译者:
出版時間:2005-11-01
價格:1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262033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身體
  • 身體政治
  • 文化研究
  • 葛紅兵
  • 美學
  • 文學理論
  • 文化研究,
  • 學術
  • 身體政治
  • 性彆研究
  • 社會批判
  • 權力結構
  • 身體觀念
  • 身份認同
  • 文化研究
  • 後現代理論
  • 政治哲學
  • 身體實踐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這是一次關於身體與文學關係問題的思考與探討。從中國思想的原初立場,“五四”新文化革命中的“身體”觀念,革命時代的身體意識形態,到身體寫作,性政治,身的在世狀態以及身體的後現代處境,著者們對身體、文化、政治三者的關係作瞭深刻的探索。進入本書,感受一次身體“大寫作”。

以“身”來指認“人”是始原期漢語思想的重要特徵,這個特徵進一步發展為“貴身”說,使“身”在中國思想中成為一個本體論概念,並構成3 世紀前始原期中國思想的原初立場。貴身論中的“身”在先秦思維中處於從實體論的“身體”嚮虛體論的“自身”動態轉化之中,但以實體涵義為主。中國先秦思想中的身體哲學觀念非常豐富,“以身為天下貴”、“推己及人 ”是貴身論哲學的一體兩翼,貴身說、赤子說、修身說、捨身說等則構成瞭其完備的概念係統。重溫公元3世紀前中國思想中的“身體”觀念對建構中國現代思想文化體係具有重大意義。

著者簡介

葛紅兵,1968年生,南京大學文學博士(1998年),教授(上海大學,2001年),現為上海大學中文係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文化中心訪問研究員,英國劍橋大學高級訪問學者。主要著作有《障礙與認同——中國當代文化研究》、《五四文學審美精神與現代中國文學》、《人為與人言》、《文學史形態學》、《葛紅兵文集》等。

Dr Song Geng 宋耕 [BA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PhD HK] received his PhD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in 2000 and wa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Chinese at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during 2001-2006.

Dr Song is currently the convenor of the cross-University graduate program on gender, sexuality and culture. He runs courses on gender and sexuality in Chinese culture, classical an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in China.

His research interests focus on three interrelated areas of concerns: a) Re-readings of the canon of romantic love in pre-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esp. the late imperial period) from a theoretically informed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with the aim of deconstructing the discourse of love as a modern appropriation; b) Research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masculinities, esp. the representation of manhood in popular culture, as a hybrid discourse in a globalizing China; c) Cultural studies in China in the context of nationalism and globalization.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章 身:中國思想的原初立場
一 漢語思想:奠基於貴身論
二 貴身論是不是漢語思想的一個根本信念
三 “身”:漢語言始原思想的核心命義及現代價值
四 身:一個被遺忘的命題
第二章 政治的身體:在古代希臘及現代西方世界
一 實在論身體觀、虛在論身體觀:産生、消解及其動機
二 身心二分法:一個主流身體觀念的産生
三 論生成:解釋身和世界的一個方法
四 尼采的超越
五 福柯:身體的“現代性”
第三章 “五四”新文化革命中的“身體”觀念
一 作為近代政治場域的“身體”
二 頭發:辛亥政治的身體標記物
三 身體解放:“人性論”作為一個身體政治概念
四 病重的中國:文化診斷中的身體隱喻
第四章 階級的身體——革命時代的身體意識形態
一 革命敘事中的衣著
二 知識分子的身體
三 勞動者的體質
第五章 身體寫作——啓濛敘事、革命敘事之後:身體的後現代處境
一 解欲望化及其所指
二 大寫的身體:錶述什麼,怎樣錶述
三 “下半身”
第六章 飢餓的文化政治學
一 飢餓、飢餓感、永恒飢餓
二 飢餓感與政治革命:從“反飢餓”到“反壓迫”
三 飢餓政治學的完型:翻身樂
四 飢餓政治學:“飢餓”的控製
第七章 性政治
一 男性書寫中的性邏輯
二 徵用、奴役
三 授受政治
四 婚姻:性政治的人類學圖譜
第八章 病中的身體
一 醫學專製與罪惡隱喻
二 疼痛中的身體
三 死亡隱喻
第九章 身的在世狀態——論窮愁、悔恨、陶醉、孤獨
一 窮愁
二 悔恨
三 陶醉
四 孤獨
第十章 身體倫理學——倫理奠基於身體之上是否可能?
一 未來的倫理學
二 身的倫理學意義
三 身體倫理學:一個信念
後 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希波克拉底曾在他一篇《空气、水、空间》的文章中记载锡西尼游牧民族所游荡的地区:其四季变化不大,也不激烈,像是同一季节的细微变化而已。因此其居民的体格也彼此相像……因为在四季变化不大的地区,身心都难以具有耐力。由于这些原因,他们的体格肥胖多肉、分节不明显、...

評分

希波克拉底曾在他一篇《空气、水、空间》的文章中记载锡西尼游牧民族所游荡的地区:其四季变化不大,也不激烈,像是同一季节的细微变化而已。因此其居民的体格也彼此相像……因为在四季变化不大的地区,身心都难以具有耐力。由于这些原因,他们的体格肥胖多肉、分节不明显、潮...  

評分

希波克拉底曾在他一篇《空气、水、空间》的文章中记载锡西尼游牧民族所游荡的地区:其四季变化不大,也不激烈,像是同一季节的细微变化而已。因此其居民的体格也彼此相像……因为在四季变化不大的地区,身心都难以具有耐力。由于这些原因,他们的体格肥胖多肉、分节不明显、潮...  

評分

一本被错误命名的“身体文学理论” ——对《身体政治》的考误种种 开始,以为葛红兵与宋耕两学者合著的《身体政治》即为讲政治的身体论。可是一翻到“后记”才发现著作者自己的话:“这本小书凝聚着我们关于身体与文学关系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再从全书的...  

評分

希波克拉底曾在他一篇《空气、水、空间》的文章中记载锡西尼游牧民族所游荡的地区:其四季变化不大,也不激烈,像是同一季节的细微变化而已。因此其居民的体格也彼此相像……因为在四季变化不大的地区,身心都难以具有耐力。由于这些原因,他们的体格肥胖多肉、分节不明显、...

用戶評價

评分

【翻過】應該叫“文學中”的身體政治,主要材料是現代小說;立場不論,蠻有趣,可以迴頭再看。

评分

葛洪兵教授把學術做的那麼嚴肅!是嗎?你看過《沙床》嗎一個哲學工作者的生活小記,很隨意,很灑脫!寫一首詩,送給葛老師,也送給大傢! 我們到底距離自己有多遠,瞭解自我真的很難嗎?放棄哲學,選擇身體,會有怎樣的真實和感動,因為我們最初是情感與愛欲的結閤體,因此我們最終會使本性之花澱放,因爾我就會幸福的告訴你,我的愛人,我是綠沙,你則是沙床。

评分

一個不錯的開始~

评分

蠻有意思的,並且印證瞭以前工作時的所見所聞。對一個人進行意識形態的控製,從此人的身體入手是最有效而深遠的。反過來,擺脫一種意識形態,從身體齣發也是最為有效的。這樣看來,趙武靈王“鬍服騎射”是非常成功的改革;日本明治維新也是非常徹底的改革。李鴻章大概深知”身體政治“的厲害之處,所以隻是提倡學習西方的堅船利炮,而並不提倡國人剪辮子,穿西服。因為說到底,李鴻章的立場是清朝統治者的立場,他可不想撬動清王朝的根基。

评分

蠻有意思的,並且印證瞭以前工作時的所見所聞。對一個人進行意識形態的控製,從此人的身體入手是最有效而深遠的。反過來,擺脫一種意識形態,從身體齣發也是最為有效的。這樣看來,趙武靈王“鬍服騎射”是非常成功的改革;日本明治維新也是非常徹底的改革。李鴻章大概深知”身體政治“的厲害之處,所以隻是提倡學習西方的堅船利炮,而並不提倡國人剪辮子,穿西服。因為說到底,李鴻章的立場是清朝統治者的立場,他可不想撬動清王朝的根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