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解释

阅读与解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吴树博
出品人:
页数:276
译者:
出版时间:2015-6
价格:3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2652133
丛书系列:思想与社会
图书标签:
  • 斯宾诺莎
  • 哲学
  • 西方哲学
  • 文学理论
  • 叙事学
  • 思想与社会
  • 近代早期哲学研究
  • 斯宾诺莎研究
  • 阅读
  • 解释
  • 书籍
  • 学习
  • 理解
  • 知识
  • 思维
  • 语言
  • 表达
  • 思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斯宾诺莎是第一个对阅读,因而对书写提出问题的人,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同时提出一种历史理论和一种直接物之隐晦性的哲学的人;他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想象物与真实物之差别的理论中把阅读的本质和历史的本质联系起来的人。吴树博编著的《阅读与解释》则以斯宾诺莎的历史观念和他以历史手法对圣经文本的批判性解释为论题。

作者简介

吴树博,男,1979年9月生,河北省廊坊市人。2002年7月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2002年9月至2009年7月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专业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于意大利Salesiana大学留学。现为山西大学哲学学院讲师。曾发表《斯宾诺莎与方法的重构》一文。

目录信息

导论
第一章 人文主义与历史技艺
一、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史学
二、历史与修辞
三、历史中的方法:语文学批判与“史艺”理论
四、作为知识和方法的历史
第二章 斯宾诺莎、人文主义与历史传统
一、荷兰的人文主义和人文主义史学
二、斯宾诺莎的人文主义教育
三、《神学政治论》中的人文主义因素
第三章 历史何以可能?
一、个体与历史的动力
二、时间与绵延
三、决定论与宿命论
第四章 圣经与作为方法的历史
一、十七世纪荷兰的宗教纷争
二、圣经之解释与阅读之问题
三、自然史与圣经史
四、圣经语文学批判
五、作为认识(与解释)之方法的历史
第五章 历史知识或作为知识的历史
一、历史与意义
二、历史与知识
三、历史知识的效应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感觉在国内还不是很多见的使用剑桥学派方法的一次尝试。整部书在在背景考证方面很有剑桥学派的样子,但是一旦论及斯宾诺莎,或者是“历史”这一主题时,则很有一种“傅科摆式”的研究取向。背景考证方面写得不错,但斯宾诺莎写的不好。一部分是因为简单停留在对于《神学政治论》的概述,另一部分是很多关键论述没有讲清楚。比如斯宾诺莎与历史的关系没有论证直接使用“肯定”,“不得不”下了结论;培根和斯宾诺莎的关系也没有讲清楚;培根和斯宾诺莎南辕北辙的认识方法也简单说“相互补充”。题目是一个很好的题目,最近正好在关注历史在斯宾诺莎哲学中占的地位,很可能是决定性地位。但是在正文论述时,从历史偏向了自然。这个题目如果不采用思想史的偷懒写作方法来写,本能写的更好的。失望

评分

感觉在国内还不是很多见的使用剑桥学派方法的一次尝试。整部书在在背景考证方面很有剑桥学派的样子,但是一旦论及斯宾诺莎,或者是“历史”这一主题时,则很有一种“傅科摆式”的研究取向。背景考证方面写得不错,但斯宾诺莎写的不好。一部分是因为简单停留在对于《神学政治论》的概述,另一部分是很多关键论述没有讲清楚。比如斯宾诺莎与历史的关系没有论证直接使用“肯定”,“不得不”下了结论;培根和斯宾诺莎的关系也没有讲清楚;培根和斯宾诺莎南辕北辙的认识方法也简单说“相互补充”。题目是一个很好的题目,最近正好在关注历史在斯宾诺莎哲学中占的地位,很可能是决定性地位。但是在正文论述时,从历史偏向了自然。这个题目如果不采用思想史的偷懒写作方法来写,本能写的更好的。失望

评分

能看得出来做得很用心了,尤其是资料收集和整理。作者试图从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背景下阐释斯宾诺莎的《神学政治论》,认为从《神学政治论》来看,斯宾诺莎历史观念的核心是政治史。作者也试图综合《伦理学》来解决斯宾诺莎认识论哲学和历史主义之间的矛盾,但是引入《伦理学》之后,这一部分的阐释多处有自相矛盾之处,不能自圆其说,显得比较混乱。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也许需要反思一下是不是某些大前提就错了呢?

评分

感觉在国内还不是很多见的使用剑桥学派方法的一次尝试。整部书在在背景考证方面很有剑桥学派的样子,但是一旦论及斯宾诺莎,或者是“历史”这一主题时,则很有一种“傅科摆式”的研究取向。背景考证方面写得不错,但斯宾诺莎写的不好。一部分是因为简单停留在对于《神学政治论》的概述,另一部分是很多关键论述没有讲清楚。比如斯宾诺莎与历史的关系没有论证直接使用“肯定”,“不得不”下了结论;培根和斯宾诺莎的关系也没有讲清楚;培根和斯宾诺莎南辕北辙的认识方法也简单说“相互补充”。题目是一个很好的题目,最近正好在关注历史在斯宾诺莎哲学中占的地位,很可能是决定性地位。但是在正文论述时,从历史偏向了自然。这个题目如果不采用思想史的偷懒写作方法来写,本能写的更好的。失望

评分

感觉在国内还不是很多见的使用剑桥学派方法的一次尝试。整部书在在背景考证方面很有剑桥学派的样子,但是一旦论及斯宾诺莎,或者是“历史”这一主题时,则很有一种“傅科摆式”的研究取向。背景考证方面写得不错,但斯宾诺莎写的不好。一部分是因为简单停留在对于《神学政治论》的概述,另一部分是很多关键论述没有讲清楚。比如斯宾诺莎与历史的关系没有论证直接使用“肯定”,“不得不”下了结论;培根和斯宾诺莎的关系也没有讲清楚;培根和斯宾诺莎南辕北辙的认识方法也简单说“相互补充”。题目是一个很好的题目,最近正好在关注历史在斯宾诺莎哲学中占的地位,很可能是决定性地位。但是在正文论述时,从历史偏向了自然。这个题目如果不采用思想史的偷懒写作方法来写,本能写的更好的。失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