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Hot Zone

The Hot Zone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Bantam Doubleday Dell Publishing Group
作者:Richard Preston
出品人:
页数:448
译者:
出版时间:1995-7-20
价格:GBP 6.44
装帧:Mass Market Paperback
isbn号码:978038547956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纪实文学
  • 埃博拉
  • 病毒
  • 科普
  • 英文原版
  • RichardPreston
  • 美国
  • 非虚构
  • 冒险
  • 科幻
  • 真实事件
  • 生物学
  • 危机
  • 探索
  • 自然
  • 生存
  • 恐惧
  • 灾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A highly infectious, deadly virus from the central African rain forest suddenly appears in the suburbs of Washington, D.C. There is no cure. In a few days 90 percent of its victims are dead. A secret military SWAT team of soldiers and scientists is mobilized to stop the outbreak of this exotic "hot" virus. The Hot Zone tells this dramatic story, giving a hair-raising account of the

appearance of rare and lethal viruses and their "crashes" into the human race. Shocking, frightening, and impossible to ignore, The Hot Zone proves that truth really is scarier than fiction.

作者简介

理查德•普雷斯顿(RICHARD PRESTON,1954— ),美国非虚构作家,《纽约客》撰稿人。他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了英文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的非虚构作家约翰•麦克菲。普雷斯顿擅长以非虚构手法,处理科学题材。1984年,他出版了首部非虚构作品《第一道光》,这本天文学题材的书获得了美国物理学学会的科学写作奖。十年后,普雷斯顿推出了另一部科学写作经典《血疫》,这本描写埃博拉病毒缘起的作品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长踞《纽约时报》非虚构类畅销书榜首达61周。普雷斯顿因此获得了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颁发的防疫斗士奖,他也是有史以来唯一以非医师身分获奖的得主。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太恐怖了!这是读完这本书的第一感受。书的封面上印着斯蒂芬·金的推荐语:“«血疫»的第一章,是我这辈子读过最可怕的”。是的,书中对于埃博拉患者身体崩溃的描写,仅仅使用文字,隔着书本都能让人感到不寒而栗,真实的场面恐怕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承受能力。 对于埃博拉病...  

评分

一次偶然机会,受到某up主安利,拿起了这本书,看完只觉得头皮发麻,感觉人类自身仿佛就是那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随意烹调。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主要对1976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时四次埃博拉病毒爆发的纪实。从生物学角度上看,埃博拉是一种单链RNA丝状病毒,是最容易突...  

评分

夏尔·莫内离群索居。这位法国人独居的小木屋位于恩佐亚糖厂的私有土地之内。这片种植园位于肯尼亚西部,沿恩佐亚河而建,能看见埃尔贡山的雄姿。 ……他是业余的博物学家,喜爱鸟类和兽类,但不怎么喜欢人。他五十六岁,中等身高,中等身材,有一头光滑的棕色直发,算是相貌堂...  

评分

关于埃博拉病毒的几起有记录在案的事件始末的一个 documentary。埃博拉病毒通过血液传染,似乎也能通过空气传播,现在还没有对人类进行全球大清洗一个原因是它致死率太高了(有些变种达到 90% 的致死率),所以宿主成功把病毒传播出去之前就挂掉了,另一个(也许更重要的)原因...  

评分

好奇令人失眠。如果你想晚上睡个好觉的话,就不要去找相关的案例,因为难免夹杂着看到一些人体的病例。下面是相对不吓人的电子显微镜摄影,【染色的病毒仍然有点惊悚,请做好心理建设再往下滑】。 扎伊尔埃博拉病毒抗原的位置由红色斑点指示。图片中心的大卵球形结构是感染埃博...  

用户评价

评分

前面几章真刺激 五星。后半本主要讲各种病毒的爆发 情节有点拖沓 三星。综合四星

评分

个人感到很棒的几个片段:Charles Monet的死,Nancy Jaax在level4实验室发现手套的破洞,Peters在黑暗中看见未知病毒与Ebola Zaire产生反应,后记中作者在Kitum Cave的短暂旅行

评分

作者讲故事水平一流特别有画面感但是几处景物描写特别干巴…我喜欢他写病毒的语气,它们默默蛰伏其实骁勇善战,而且hiv ebola不过是雨林放出的首波杀虫剂。作者是不是炸球党

评分

刚刚维基知道的:对付HIV需要二级实验室,对付SARS需要三级实验室,而对付这货(Ebola)需要四级,而中国没有 > <

评分

"In a sense, the Earth is mounting an immune response against ... the human parasite"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