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真实反映了从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到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这样一个艰难曲折的历史转折过程中的某些重大事件,或与这些事件有关的某些人物,诸如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批判“两个凡是”、中央工作会议和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等,以及在这一过程中,邓小平、叶剑英、陈云、李先念、胡耀邦等老一辈革命家,对中国摆脱长期的“左”的错误束缚,走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尤其凸显了邓小平作为一代杰出政治家的大智大勇。
本书是关于邓小平在1978年重要历史关头力挽狂澜,改变中国命运走向的全景记录。
中国如今的欣欣向荣的盛景,都源于那个时期的决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不是立即走上了正轨,在两年的时间内,又发生了多少故事,鲜为人知?
邓小平如何三起三落,最终被确立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深具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仅是一次会议,围绕着它,前前后后发生了许多事情,虽不是刀光剑影,却也是跌宕起伏,悬疑丛生。
叶永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主要著作有:“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反右派始末》,全方位反映了1957年“反右派运动”的全过程;《“四人帮”兴衰》——《江青传》、《张春桥传》、《王洪文传》、《姚文元传》以及《陈伯达传》,是中国十年“文革”的真实写照。此外还著有《陈云之路》、《胡乔木传》、《傅雷与傅聪》,以及超级畅销书《小灵通漫游未来》、《十万个为什么》等。新近著有“叶永烈世界观”之《真实的朝鲜》、《美国自由行》、《欧洲自由行》、《俄罗斯自由行》等。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的“最佳传记文学家奖”。 2005年获中国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奖。
此书是以“毛的遗孀”被捕的外国报道为开篇,由一个有着极强的“政治嗅觉”的驻华外国记者为引线,引出了接下来的四人帮倒台下文为起始的。这不是一本写邓小平的书,而是那个时代的一些记录。只是,相比邓小平在其中只是出现在几章,这本书里华国锋倒更像是主角,他的戏份才是...
评分标题是《邓小平改变中国》,看着还以为是一部关于邓小平的传记,实际上讲的内容是副标题——“中国命运的大转折”,概括起来就是华国锋上台和隐退的经过,邓在其中只是出现在几章,华才是戏份最多的。 书中大量的摘录的第一手的史料,但是感觉史料有点堆砌过多,作者本人没有...
评分历史迷雾背后的较量 ——叶永烈《邓小平改变中国》读后 彭忠富 2012年12月8日,中共十八大后,习近平来到深圳市莲花山,向邓小平雕像敬献花篮。习近平表示,党中央作出的改革开放的决定是正确的,今后仍然要走这条正确的道路,富国之路、富民之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
评分 评分此书是以“毛的遗孀”被捕的外国报道为开篇,由一个有着极强的“政治嗅觉”的驻华外国记者为引线,引出了接下来的四人帮倒台下文为起始的。这不是一本写邓小平的书,而是那个时代的一些记录。只是,相比邓小平在其中只是出现在几章,这本书里华国锋倒更像是主角,他的戏份才是...
和读那个生平纪录系列一样, 对增进读者对当时情况的了解挺有好处, 我对本书的另一个期待是叶永烈的文笔, 可惜本书更多的是史料的陈列, 略为枯燥, 文不对题.
评分人民万岁!
评分人民万岁!
评分最大的建议是本书就叫《华国锋传》吧,前半本书少有提到邓小平,全讲着华国锋如何扶摇直上的故事,直到第七章“主角”才出现,对于想了解小平同志的思想、起起落落的一生的读者来说,实在有被坑爹的感觉。第二,史料堆砌的过多了,虽然增加了可信度,但可读性还是大打折扣。不过经此一读,对那时中国的国情、两个凡是与真理标准的大争论确实了解了不少,希望国家能够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走下去。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