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Erich Fromm, 1900年3月23日 - 1980年3月18日)是一位國際知名的美籍德國猶太人人本主義哲學傢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傢。畢生旨在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以切閤發生兩次世界大戰後的西方人精神處境,弗洛姆在此被尊為“精神分析社會學”的奠基人之一。
前言:最近一口气看了6本弗洛姆的书,很过瘾,通过阅读他的书,也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成长过程。他的书中,只有这本和我的书名比较相像,所以以为本书来作为写书评的文章。 一、我的自我探索之路 最初接触弗洛姆还是从佛学禅宗开始的。禅宗是从日本传到西方的,这个文化的传播大使...
評分前言:最近一口气看了6本弗洛姆的书,很过瘾,通过阅读他的书,也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成长过程。他的书中,只有这本和我的书名比较相像,所以以为本书来作为写书评的文章。 一、我的自我探索之路 最初接触弗洛姆还是从佛学禅宗开始的。禅宗是从日本传到西方的,这个文化的传播大使...
評分简短点说,弗罗姆是想创立一门“人”学,也就是把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病理论从个人发展为人类社会上,所以副标题为“伦理学的心理探究”。 事实上弗洛伊德理论的重大“缺陷”,就是只把精神问题停留在个体上,而忽视了社会原因,我想这也就是荣格、阿德勒纷纷离开他的原因。毕竟...
評分Erich Fromm是近年来读的最喜欢的作者之一。他的那本《爱的艺术》曾经帮助我度过了人生当中非常痛苦的一段时间,使我对于如何爱别人以及如何理解他人的爱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虽然过去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思考,但弗洛姆无疑是将我那些零碎的思考以学术化的、系统化的语言更为准...
評分德裔美籍著名思想家埃利希•弗洛姆(E. Fromm)是本世纪的同龄人,他于1900年3月23日生于德国美因河畔法兰克福一个犹太商人的家庭,1980年3月18日死于瑞士的洛迦诺。在这漫长的一生中,他写下了下几十种著述,学术活动的范围遍及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宗教学等各个...
成長就是,通過不斷深入的自我認知,越來越理解人性和世界;學會為自己的選擇和人生負責,由此擁有更大的包容和更多的自由。
评分人在有或沒有“理想”之間,並沒有選擇的自由,但他在不同類型之理想的選擇上,是自由的,他可以自由地選擇盡力於崇拜權力和毀滅,還是獻身於理性和愛。所有人都是“理想主義者”,都追求某些超越於獲得物質滿足以外的東西。他們所相信的理想有種類的區彆。人的思想中,最好也是最邪惡的現象,不是他的肉體,而是他精神上的這種“理想主義”(idealism)。因此,有種相對論觀點聲稱,某些理想或某些宗教情感是有價值的,這一說法本身就是危險而錯誤的。我們必須瞭解每一種理想,包括那些世俗意識形態中人之共同需要的錶達;我們必須判斷,這些意識形態的真理性、增進人之力量發揮的程度、以及它們對生活在這個世界裏的人之平衡與和諧需要的真正迴答的程度。然而,我們要重復道,要理解人的動機,必須先瞭解人的情境。
评分人的使命就是發展自身潛能,成為她or他自己。
评分人在有或沒有“理想”之間,並沒有選擇的自由,但他在不同類型之理想的選擇上,是自由的,他可以自由地選擇盡力於崇拜權力和毀滅,還是獻身於理性和愛。所有人都是“理想主義者”,都追求某些超越於獲得物質滿足以外的東西。他們所相信的理想有種類的區彆。人的思想中,最好也是最邪惡的現象,不是他的肉體,而是他精神上的這種“理想主義”(idealism)。因此,有種相對論觀點聲稱,某些理想或某些宗教情感是有價值的,這一說法本身就是危險而錯誤的。我們必須瞭解每一種理想,包括那些世俗意識形態中人之共同需要的錶達;我們必須判斷,這些意識形態的真理性、增進人之力量發揮的程度、以及它們對生活在這個世界裏的人之平衡與和諧需要的真正迴答的程度。然而,我們要重復道,要理解人的動機,必須先瞭解人的情境。
评分對我個人啓濛意義重大的一本好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