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心理學 弗洛姆 精神分析 心理 哲學 社會學 為自己的人 埃·弗洛姆
发表于2025-05-16
為自己的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弗洛姆(Erich Fromm, 1900年3月23日 - 1980年3月18日)是一位國際知名的美籍德國猶太人人本主義哲學傢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傢。畢生旨在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以切閤發生兩次世界大戰後的西方人精神處境,弗洛姆在此被尊為“精神分析社會學”的奠基人之一。
愛是關心、責任、尊重和認識。
評分雖然作為一本心理書美中不足的是說教成分太濃,看久瞭容易壓抑。但是還是不能淹沒它的優點:人應該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感覺而不是依靠外部權威比如宗教比如成功金錢來肯定自己,而是應該聽從自己的內心發齣的聲音來做判斷。
評分一本改變我的人生觀的書!
評分作者其實是在用一大套推理力圖得齣,創造性是人唯一應努力發展的東西,在實現創造性的過程中,個體獲得幸福,社會得以充分發展,但快樂可以有另一種獲取方式,集體狂歡,如果人生本沒有意義,威權的道德體係沒有理由遵守,獲得快樂是人生最好的事,通過其他方式獲得快樂又有什麼不好的呢? 從虛無中看到美,這是最讓我嫉妒的事,怎麼做到的呢?
評分人在有或沒有“理想”之間,並沒有選擇的自由,但他在不同類型之理想的選擇上,是自由的,他可以自由地選擇盡力於崇拜權力和毀滅,還是獻身於理性和愛。所有人都是“理想主義者”,都追求某些超越於獲得物質滿足以外的東西。他們所相信的理想有種類的區彆。人的思想中,最好也是最邪惡的現象,不是他的肉體,而是他精神上的這種“理想主義”(idealism)。因此,有種相對論觀點聲稱,某些理想或某些宗教情感是有價值的,這一說法本身就是危險而錯誤的。我們必須瞭解每一種理想,包括那些世俗意識形態中人之共同需要的錶達;我們必須判斷,這些意識形態的真理性、增進人之力量發揮的程度、以及它們對生活在這個世界裏的人之平衡與和諧需要的真正迴答的程度。然而,我們要重復道,要理解人的動機,必須先瞭解人的情境。
20170917 刚刚看完译者序和作者序,一肚子的话想说,第一次正儿八经地接触这类逻辑严谨的书籍,感觉信息量很大。有些时候觉得都是些认识的字放在一起,但是意思还是要好好咀嚼才能懂;有些时候又觉得畅顺无比手不释卷,一马平川。 看的过程中,念头不停的闪烁,脑子有些跟不过...
評分前言:最近一口气看了6本弗洛姆的书,很过瘾,通过阅读他的书,也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成长过程。他的书中,只有这本和我的书名比较相像,所以以为本书来作为写书评的文章。 一、我的自我探索之路 最初接触弗洛姆还是从佛学禅宗开始的。禅宗是从日本传到西方的,这个文化的传播大使...
評分越来越多人开始抱怨,现代人的人,太冷漠了! 不知从何时起,父母开始抱怨,子女忙于工作,忽略了自己;不知从何时起,情侣开始互相抱怨,对方不如手机亲密;不知从何时起,朋友开始抱怨,说在一起的话题越少;不知从何时起,我们都成了套中人,把自己捂的严严实实地,不让他...
評分 評分简短点说,弗罗姆是想创立一门“人”学,也就是把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病理论从个人发展为人类社会上,所以副标题为“伦理学的心理探究”。 事实上弗洛伊德理论的重大“缺陷”,就是只把精神问题停留在个体上,而忽视了社会原因,我想这也就是荣格、阿德勒纷纷离开他的原因。毕竟...
為自己的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