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Erich Fromm, 1900年3月23日 - 1980年3月18日)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旨在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发生两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人精神处境,弗洛姆在此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前言:最近一口气看了6本弗洛姆的书,很过瘾,通过阅读他的书,也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成长过程。他的书中,只有这本和我的书名比较相像,所以以为本书来作为写书评的文章。 一、我的自我探索之路 最初接触弗洛姆还是从佛学禅宗开始的。禅宗是从日本传到西方的,这个文化的传播大使...
评分越来越多人开始抱怨,现代人的人,太冷漠了! 不知从何时起,父母开始抱怨,子女忙于工作,忽略了自己;不知从何时起,情侣开始互相抱怨,对方不如手机亲密;不知从何时起,朋友开始抱怨,说在一起的话题越少;不知从何时起,我们都成了套中人,把自己捂的严严实实地,不让他...
评分虽然我受80年代思想狂飚的影响,读的书从尼采、萨特、弗洛依德、胡塞尔、马斯洛、福柯、普里高津、本尼迪克……等等,但真正改变我整个人生的是孙依依翻译的弗洛母的这本书,虽然读这本书的缘由是因为读了被极权利用的马尔库赛的《单向度的人》…… 因为此书,我拥有了自己的...
评分简单来说,贯穿全书的要点就是:当一个人丧失创造性,各种心理问题就会浮现。而一个不鼓励创造的社会,亦是一个有病的社会。对,亦即是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当然,当整个社会都病了疯了,当所有人都变成犀牛,那犀牛就是人,而人就不再是人了。 何谓创造性,弗洛姆说:「创造不...
评分弗洛姆的经典《逃避自由》的续作,可孙石翻译明显是将别人的中译本拿来再修改的,很多地方不通顺,措辞生僻,甚至逻辑不通,且孙石明显没有读过弗洛姆《逃避自由》、《爱的艺术》,这本书是《逃》的续篇,《爱》是弗洛姆生平著作关于爱的总结与改进,弗洛姆的这几本书有明显的...
人道主义伦理学的最高价值不是舍己,不是自私,而是自爱;不是否定个体,而是肯定真正的人自身。如果人要对人的价值持有信心的话,他必须了解他自己,他必须了解他的本性是否有向善和生产性(productive)的能力。人生奋斗最重要的成果是他自己的人格。
评分这本书大概四年前读过,那时候把这本书归类为社会心理学,现在会归类为社会集体无意识批判
评分打鸡血的书其实内容都差不多的。。。
评分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8423743/
评分打鸡血的书其实内容都差不多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