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文化生活译丛
7.75印张
123千字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年),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他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生活在今天,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一切都可以伪装。你可以装扮成你想让别人认为的那样,而且这事也真能办成。在这种普遍的盛装假面舞会上,你很难分辨出一个人来,因为他身上的标签充满的误导和掩盖。所以,我不得不求助于其他的记号,把我想要找的人从人群中简单而直接地区分...
评分看到加尔文统治日内瓦的时候 我不禁和cultural revolution时期做了对比 意识的统一是件可怕的事情 对于绝对正确性的追求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导致的结果 往往就是对于其他思想的打压而不认为是镇压 反而是种神圣的事情 或者说 对于人的禁锢 对于人性的敌视——因为人性是恶...
评分 评分我读茨威格写卡斯特利奥的故事(《异端的权利》),或者说是一个异端在读另一个异端所写的第三个异端的故事,此说法固然冗长而拗口,确又俭省不得。 因为,历史的记录从无客观可言,即便事发现场同时有百架相机齐闪,也不可能将事件的全部细节一丝不漏地复制下来,更不用说前...
评分那些理想主义者和空想家们一旦取得了胜利,几乎无一例外地立即证明是恶劣的骗子手。权利促使他们攫取全世界的权力;胜利导致滥用胜利。-P8
评分反加尔文的...也许喵喵你喜欢吧....每个人心中的基督教都不太一样...
评分向卡斯特利奥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永远活着| “当我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异端时,我只能发现一个标准:我们在那些和我们观点不同的人们的跟里都是异端。” —在上千个同样的火把从查佩尔高台上引燃之前的关键时刻,难道没有必要高声宣称:凡在精神事务上持有和有权力者不同观点的人,绝对不能象野兽一般地加以追猎,或他们象强盗和杀人犯那样残酷地处决。即使已经晚了一点,但全世界一定要明确地懂得,不宽容是非基督教的,而实行恐怖政治是不人造的。为了被迫害者和反对迫害者,我们必须直言不讳。—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有思想的人,都不得不多次确定自由和权力间的界标。因为,如果缺乏权力,自由就会退化为放纵,混乱发生;另一方面,除非济以自由,权力就会成为暴政。—不仅在独裁政体下要谈异端的权利,民主之下更需要。
评分描述里说史实似乎并不确切。茨威格的爱憎很分明,记述的人物的性格几乎都脸谱化了。很能明白茨威格的心情,但是他似乎不会思考……可以对照加尔文传记读,看看不同立场的人对“事实”描述有多大出入。叹: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每个人都能将事情写成他需要的那个样子。
评分茨威格总是试图反对专制,并且丝毫不吝他的冷嘲热讽,历史的自动重演在他看来就是赤裸裸的打脸。这场宗教迫害在他笔下哪里算是传记,根本就是一本煽动人心的宣传册子!“当我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异端时,我只能发现一个标准:我们在那些和我们观点不同的人们的眼里都是异端。”求同存异是个理想,虽然它不应当只存在于理想之中。PS: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原文就是这个调调,读起来总觉得好欠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