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 1899-1977),納博科夫是二十世紀公認的傑齣小說傢和文體傢。1899年4月23日,納博科夫齣生於聖彼得堡。布爾什維剋革命期間,納博科夫隨全傢於1919年流亡德國。他在劍橋三一學院攻讀法國和俄羅斯文學後,開始瞭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學生涯。
1940年,納博科夫移居美國,在威爾斯理、斯坦福、康奈爾和哈佛大學執教,以小說傢、詩人、批評傢和翻譯傢身份享譽文壇,著有《庶齣的標誌》、《洛麗塔》、《普寜》和《微暗的火》等長篇小說。
1955年9月15日,納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麗塔》由巴黎奧林匹亞齣版並引發爭議。
1961年,納博科夫遷居瑞士濛特勒;1977年7月2日在洛桑病逝。
《洛麗塔》原著問世五十年來第一部中文全譯本。納博科夫最著名最有爭議的小說傑作。
来源:搜狐读书频道 作者:曾园 新版《洛丽塔》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在2005年12月高调推出,我对广告宣传并没有寄予太大的希望。促使我把这本书放进“购物篮”的,大约是传说中此书详尽的注释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列出的纳博科夫主要著作的目录。当我拿到书时,版权页上的一串数字让我...
評分最近晚上抽空就读它。 很多让我喜欢的书和电影,第一眼总不会觉得特别好,甚至是讨厌。记得第一次看纳博克夫的这本久负盛名的书,是在学校图书馆借的一本旧版本。今天想起来,可能是当初太年轻浮躁,也可能是译文太差,总之我看了十页,心里想的是:这也算小说?整一个男人的意...
評分《LOLITA》电影1997版,导演阿德里安·林恩有一个创意很好:预告片,钢笔在纸上滑行,长笛,钢琴的键盘有一只手指滑行。像天鹅在波光之湖上流动。L,O,L,I,T,A。字连成一气。弧线柔和。 LOLITA。 主万新出的那个译本据说是遗作,可惜我迟...
評分以前虽然说起过于晓丹译的《洛丽塔》,但是我得惭愧地说当时还没看过,只是对库布力克导演的电影有深刻印象,这次终于补上了这一课,看了于晓丹的译本。 上次说起时还犯了一个错,以为于晓丹是《洛丽塔》的第一个中文译者,实际是黄建人教授,前不久在中山图书馆发现黄教授的...
評分《洛丽塔》是纳博科夫流传最广、争议最多的作品,也是研究者最为青睐的作品。既是作家个人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名闻遐迩的经典。 小说包含“序言”和“正文”两部分。 正文部分以第一人称叙述。“我”自称为“亨伯特·亨伯特”,1910年出生于巴黎,虽然母...
這個譯本讀起來直接想讓人跳下一段是怎麼個情況,並不是情節精彩,而是感覺乏味。
评分這個版本的譯文語言比較淺近(也就是受詬病的“文采俱失”),但絕對不算差版本(說自己看這個版本看不懂的人可以去shi瞭。其實各傢譯本問題和錯誤都不少,餘曉丹版也不例外)。我當年讀原文的時候有幾個地方不太理解,主萬本是講得最清晰的,還給齣瞭注釋幫助疏通(注釋部分真的大贊,雖然也是譯者搬運)。主萬的問題是語言太平實瞭,沒有翻譯齣文學青年們心中的文采。。。單就翻譯來說這即使不算特彆好,也絕不能說是差的。華美的文采有時候隻是更容易以意譯的方式掩飾錯誤而已。
评分每次想起lolita我就會想起杜拉斯的情人。不知為何。
评分這個譯本讀起來直接想讓人跳下一段是怎麼個情況,並不是情節精彩,而是感覺乏味。
评分第二次拿起 還是沒讀下去 可見翻譯多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