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弗朗索瓦·利奧塔爾(Jean-FrancotsLyotard,1924年),法國著名哲學傢,後現代思潮理論傢,巴黎第八大學教授。他的第一部著作為《現象學》,走上瞭以理解曆史為真實任務的漫長教學與研究道路。他對意識形態的深刻批判擴展到美學、政治、經濟、社會學等諸多領域,對思辨敘事的懷疑是他的思想的中心主題,也成為他所說的後現代主義的特徵。
車槿山,198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法文係,1988年於法國圖盧茲第二大學現代文學係獲文學博士學位,1995年於法國巴黎第八大學文學係完成博士後研究,現為北京大學中文係比較文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譯著有《結構與符號--羅蘭·巴爾特傳》、《後現代狀態:關於知識的報告》、《象徵交換與死亡》等。
知识的问题一直都是权利的问题:谁拥有获取知识的途径?谁去定义什么是知识(知识的合法性)?当知识变成了流通的商品的时候,其目的不在于自身,而在于交换价值。在此知识的合法性在于它的性能和被转译的可能。但是与此同时我们质疑这样的合法性,因为技术性能同真实和正义都...
評分英译本:Still,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is as much a stranger to disenchantment as it is to the blind positivity of delegitimation. 岛子译本:后现代状况渐次摆脱掉合法化的盲动性偏执,如同异乡人逐渐熟悉了环境,摆脱了乡愁。 车槿山译本:尽管如此,后现代状态不...
評分英译本:Still,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is as much a stranger to disenchantment as it is to the blind positivity of delegitimation. 岛子译本:后现代状况渐次摆脱掉合法化的盲动性偏执,如同异乡人逐渐熟悉了环境,摆脱了乡愁。 车槿山译本:尽管如此,后现代状态不...
評分今天看利奥塔,偶然翻到一本笔名为“岛子”的人翻译的《后现代状况》,当我看到第30页的“后现代状况渐次摆脱掉合法化的盲目性偏执,如同异乡人逐渐适应了环境,摆脱了乡愁。”一句话简直惊为天人啊,这个比喻太牛叉了,我想利奥塔原来也是比喻的高手啊,天哪,简直又见到了一...
評分今天看利奥塔,偶然翻到一本笔名为“岛子”的人翻译的《后现代状况》,当我看到第30页的“后现代状况渐次摆脱掉合法化的盲目性偏执,如同异乡人逐渐适应了环境,摆脱了乡愁。”一句话简直惊为天人啊,这个比喻太牛叉了,我想利奥塔原来也是比喻的高手啊,天哪,简直又见到了一...
中譯本不是人看的- - 全書中binary opposition處處可見,確如伊格爾頓所言,利奧塔習慣於一種簡單化的二分法。 關於大學幾節很贊,還有挪用本雅明剖解後現代對過去的鄉愁幾處。找時間把PM Reader中幾篇利奧塔的文章看瞭。
评分中譯本不是人看的- - 全書中binary opposition處處可見,確如伊格爾頓所言,利奧塔習慣於一種簡單化的二分法。 關於大學幾節很贊,還有挪用本雅明剖解後現代對過去的鄉愁幾處。找時間把PM Reader中幾篇利奧塔的文章看瞭。
评分A cybernetic-linguistic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and its legitimation. Concentrating on the change of university research system and its impacts on speculative knowledge. Question: Where is body? And how can we speak to rights and justice in the postmodern framework? [second complaint from David Harvey's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评分Postmodernism revisited.突然發現完全不搭嘎的大一第一篇文學呸和大四最後一篇藝術史呸都引用瞭利奧塔君。要不要這麼潛意識這麼前後呼應啊吾好桑感。
评分A cybernetic-linguistic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and its legitimation. Concentrating on the change of university research system and its impacts on speculative knowledge. Question: Where is body? And how can we speak to rights and justice in the postmodern framework? [second complaint from David Harvey's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