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倒的前英国情报局局长的高级助理乔治斯迈利,突然被委以重任,负责找出潜伏在局中的“鼹鼠”(双面间谍)。四位老友都有嫌疑,他只有撇开往日的恩怨,抽丝剥茧地追寻下去。。。
约翰·勒卡雷,原名大卫·康威尔,1931年声誉英国。18岁被英国军方情报单位招募,担任对东柏林的间谍工作;退役后在牛津大学攻读现代语言,之后于伊顿公学教授法文与德文。1959年进入英国外交部,同时开始写作。1963年以第三本著作《柏林间谍》一举成名,知名小说家格林盛赞:“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间谍小说!”从此奠定文坛大师地位。
勒卡雷一生得奖无数,包括1965年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的爱伦坡奖,1964年的英国毛姆奖、James Tait Black纪念奖,1988年获颁英国犯罪推理作家协会(CWA)终身成就奖,即钻石匕首奖(另外在1963年与1977年两次获颁匕首奖),以及意大利Malaparte Prize等等。2005年,CWA更是将其最高荣誉“金匕首奖中之奖”授予勒卡雷。至今已出版20部作品,已有11部被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
勒卡雷以亲身经历,加上独一无二的写作天赋,细腻又深刻地描写神秘而真实的间谍世界,塑造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两难的道德处境、暧昧的善恶定义,内容富含这里,情节引人入胜,读来欲罢不能,不愧为享誉全球的大师级作家!
我从小喜欢看小说,也看过很多小说。在从前学校的氛围里,读小说是不务正业的表现之一。它与打台球、玩游戏等堕落行径的区别仅仅在于,看小说不用专门逃出学校。 那时候,看金庸古龙固然不光彩,就是《红楼梦》、《复活》、《巴黎圣母院》之类的所谓世界名著,我也要把它当成...
评分原型: 本书海顿的原型毫无疑问是哈罗德·金·菲尔比,他是一名英国双面諜,曾经出卖许多英国特务給KGB,勒卡雷也是其中的一员。几年后,勒卡雷开始分析费尔比的弱点以及诈欺手段,作为日后小说《锅匠 裁缝 士兵 间谍》当中,情报员乔治·史迈利 (George Smiley)最想捉拿的目标...
评分在读到这版之前听到的几乎都是关于董译的好评……而今终于拜读,就此举几个例子吧。 一、句式奇特的: 全世界坏人到处都在糟蹋我们的时代 ,你为什么要帮他们 ? 斯蒂德 ·阿斯普莱叫他是童话中的教父 。 二、明显译错的: 我们不用水手,因为与士兵同韵。(应为“与裁缝同...
评分忍受着我不太喜欢的翻译风格和译林恶俗之极的封面,终于在南京回上海的火车上看完这本在手边放了好几年的书。 这本书在国外,特别是英国应该非常出名,BBC 70年代拍的同名电视剧也同等出色,可是,这本小说在国内好像却没有太多人关注,即使去年奥斯卡上不朽的园丁颇出风头,...
单从第一章入手难易程度来说,这一版的翻译比黄骧版的更让人易懂。但是这一版的人名真的是OSZ...
评分一旦接受了中式人名这么个设定,文字立刻就变得带感起来了。这样一本书,电影的确很难改编,信息量实在是大……【不正经部分:小组长和他家小女友的微妙关系很有趣,高潮部分乔治躲在暗处想起冰箱的纰漏几乎让我笑场了……
评分这版本翻译得让我想哭。是吓的。
评分换个版本
评分林子书的这个版本开始不适应译名,但读了一段后便很顺畅了。两遍后理顺了故事——就是裴杰岷与韩彼尔相爱相杀嘛。作为侦探的乔治其实是个倒霉蛋。“杰岷没有什么亲友。”乔治说:“大概只有彼尔吧,我想。”韩彼尔说”杰岷凭着本能扮演自己的角色……运用自如……他是我的另一半;我们俩合在一起,可以变成一个难以思议的完人”面对彼尔,乔治心想:” 杰岷是来警告你,因为他爱你。”赤祼祼的笔触怎么能让人视而不见这热烈的基情!虽然把杰岷逼上绝路,彼得还是把他从苏联人手里弄了回来,这还需要说明什么。故事以杰岷起,以杰岷终。可怜的杰岷大概可以和罗彼得成为好朋友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