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为钟叔河、袁大川主编“人人袖珍文库”之一,包括戴季陶著《日本论》(190页)和蒋百里的《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45页)。书前有钟叔河专为该书写的《编者前言》;序中提示读者认真阅读胡汉民所作序,不可以人废言;并指出所附蒋百里之《日本人》,“作者也是名人,文章的深度却未免逊色了”。
书中对日本社会历史的主要方面,像原始信仰,皇权崇拜, 占统治地位的神道,武士和町人的性格,民族主义到军国主义的演变,不断进步的原因,社会风气和家庭成员关系,都有确切的说明。 我尤其佩服的是,作者对每一个特性,都指出其正反两面后果。这全面看问题的态度,是许多日本...
评分《日本论》|复仇文化的军国 封建时代“武士”的生活条件,可以用极简单的话概括起来。一是击剑,二是读书,三是交友。击剑读书,是武士一定要有的本事。不会击剑的人,当然没有做武士的资格。没有学问,便不能够在武士阶级里面求生活的向上。至于交友这一层,是封建时代武士阶...
评分by 张倩烨 今日之“购岛”风波所引发的种种对日争论;其实早在上世纪就已经开始了。今天的论调,一点都不新鲜。国民党元老戴季陶先生,早在1928年写就的《日本论》一书里,就有了精辟论述。 “中国”这个题目,日本人也不晓得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几百次,装在试验...
评分有关于武士阶层和町人阶层的描述,我是在看了山田洋次导演的《隐剑鬼爪》之后,才有了更感性的认识。当然,也包括他的电影《黄昏的清兵卫》。所谓的“町人根性”,在现代的某些日本人身上或者在气质上,还存在吗?我很好奇。
评分五星并不意味着这是一本在日本问题研究方面可以奉为圭臬的书,但它为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精英阶层知日知识分子的日本观,一个在今天看来不那么主流意识形态的,也不那么符合主流“民族”话语体系和民族情感的日本学角度。 戴先生的日本观是有相当感性因素的,比如他十分欣赏日本...
很有民国时期那种意识,具体的说不上来,但是就是有种感觉,挺好的,准备再读一遍。
评分比较浓缩,但是都是精华,对于没什么日本历史知识的读起来有时候会不懂,还得去查。
评分和《武士道》《菊与刀》相比差的很多。 文笔上像是评论。
评分当初看的太快了,改天再看一遍~~~
评分比较浓缩,但是都是精华,对于没什么日本历史知识的读起来有时候会不懂,还得去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