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季羨林 文革 散文 傳記 傳記 中國 自傳 人物
发表于2025-05-07
牛棚雜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這一本小書是用血換來的,是和票g成的。能夠活著把它寫齣來,是我畢生的最大幸福,是我留給後代的最佳禮品。願它帶著我的祝福走嚮人間。它帶去的不是仇恨的報復,而是一麵鏡子,從中可以照見惡和善,醜和美,照見絕望和希望。
目錄
自序
一 緣起
二 從社教運動談起
三 一九六六年六月四日
四 對號入座
五 快活半年
六 自己跳齣來
七 抄傢
八 在自絕於人民的邊緣上
九 韆鈞一髮
十 勞改的初級階段
十一 大批鬥
十二 太平莊
十三 自己親手搭起牛棚
十四 牛棚生活(一)
十五 牛棚生活(二)
十六 牛棚生活(三)
十七 牛棚轉移
十八 半解放
十九 完全解放
二十 餘思或反思
二一 後記
附錄
我的心是一麵鏡子
一個老知識份子的心聲
季羨林自傳
季羨林年譜
季羨林(1911-2009),山東臨清人。193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外語係,翌年作為清華大學與德國的交換研究生赴德國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獲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迴國在北京大學東方語言係任教授,曾任北大副校長、南亞研究所所長、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等職。對印度古代語言、印度古典文學、印度佛教史以及中印文化關係等方麵有精深研究,著作頗豐,有《中印文化關係史論叢》、《羅摩衍那安探》、《今譯》(閤著),譯有《沙恭達羅》、《五捲書》、《羅摩衍那》等。
簡樸但有力度。我們沒有經曆的東西在這裏瞭解到的,隻是管中窺豹。
評分絕對不能忘的一段曆史,因為這十年浩劫真的是用中國人的血淚堆積起來的。凡是忘記曆史教訓的,必將付齣更加慘痛的代價。
評分畢竟是書生,卻經此劫而知擔當,也算長進瞭。
評分文革裡的季羨林,現代黑磚窯的癡呆奴隸。
評分真是一個扭麯猙獰的時代,多少人的阿鼻地獄,多少醜惡群魔亂舞的戲颱。反右開始對知識分子群體迫害,讓這個國傢永遠失去良心,失去瞭真善美。最後一代傳統知識分子故去後,我們還有多少年纔能培養齣有“士”精神的知識分子。
按:注销人人,把2011-05读过这书时写得短文存在这儿 之前不知道在哪儿看过一则轶闻,说北大开学的时候,一个独自报到的学生在校门口看见一个其貌不扬的老头,遍请他帮忙看行李,等自己办完手续回来,守在行李旁边很久了的老头才离开。没想到开学典礼的时候这个老头竟然坐在主...
評分季老晚年的寫的這本書,雖說是要揭傷疤,講述文革的慘痛可是文字方面實在是有心無力,枯燥無味,類似于一個老人的日常嘮叨。可怕就在于這點,真正親身經歷過文革的人已經逝去或者年邁無力奮筆疾書有力地再現當時地場景,爾其他作家的作品中出現的文革場景,或許更有鞭策和感染...
評分历史给人的唯一教训,就是人们从未在历史中吸取过任何教训 《牛棚杂忆》这本书记录的是一个疯狂的年代,一位还有呼吸,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辛酸泪,心头血。读这本书时,我不由自主联想起了另一部记录着疯狂的社会的书,《1984》。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仅仅因...
評分读季羡林先生的牛棚杂忆,是抱着对文革的窥探心理。书后记中季先生对青年一代不识文革为何物,表达了担忧历史的断裂与遗忘,这样的担忧现在早已成为事实。而在这个神奇的文字大国,文革这一红色的疯狂历史,也已不过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标记——青年一代已经有了不断去中化的成长...
評分柴静在方所的讲座中提起顾准,“那时候腹中空空,只有报章杂志之学,却喜欢对人对事空发议论,现在想起来,不免可笑。”这句话反复听了几遍,像在说自己。 眼睛容纳的越来越多,越是看不清楚事物的实质。空间微博信息云云,哪样是真是假,无法给出什么有用并且说出不怕说...
牛棚雜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