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金,美籍华裔作家,用英文创作。1956年生于中国东北,14岁参军,1977年考入黑龙江大学英语系,并于1985年于山东大学取得美国文学硕士学位,并于次年赴美攻读博士学位。现为美国波士顿大学英语系教授,主要教授创意写作、移民文学和诗歌学方面的课程。其《战争垃圾》、《等待》等小说作品,在美国主流社会引起巨大的反响和赞誉,曾两度入围普利策小说奖,并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等诸多奖项。
我们该抱着怎样的态度看一本新书,这是个问题。是带着提防和挑剔的眼光,一页页审视下去?还是本着信任和悠容的心态,轻松读来即可? 对于那些纯把读书纯当消遣的可爱的人们,问这些问题纯属多此一举,拿起一本书,翻翻,愿意看就看下去,不愿看了就丢开,如此而已。
评分不管它们令你悲哀、或震惊、或沮丧,这里所描述的不过是千百万大陆上的中国人曾经经历过的生活。 -——哈金 自序 我是冒着Writing Seminar的第一次作业不能按时上交风险动笔写...
评分http://www.fespress.fes.org.hk/newsletter/5/personal2.php
评分平淡的叙述方式····但是没有让人感觉戛然而止 写作是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段叙述都是扎扎实实。开始看觉得很平淡的故故事集,但是后面一边看,一边在回想开始看到的故事,小乡村的悲欢离合,慢慢在眼前闪现 《小镇奇人异事》里面说的文革时候孩子们观看被斗争的私娼 ...
评分忍着参杂着洋味儿的中文翻译看了下去,时不时就冒出早期中配“哦我的上帝”口气。如果不是故事够魔幻我是看不下去的。 哈金先生在东北读到本科,后来又去山东读硕,37岁获得博士后才移民美国,中文不会退化成无法自我翻译。书里的故事也是辽宁的小镇,他们应该说东北话,但书里...
我觉得怎么推荐哈金都不过分 从《新郎》《等待》《池塘》到《光天化日》,没有一本书让我失望过。而眼下这本书予我最大的感触是:这些事都曾在我的身边发生过,只是它们曾经躲藏在生活的表面,如今经由哈金的笔端,它们一个一个地出现,让我既感熟悉又感震惊。
评分强忍着看完了哈金的书,一颗星祭奠我宝贵的时间。这种完全商业化急功近利的人写出的作品竟然能够得到美国那么多顶级的文学奖项,其政治性因素大概秒杀掉了少得可怜的文学价值。一个连祖国都不认的人,却利用所谓的“中国经验”和“真实叙事”把自己的作品打造成大揭秘式的畅销书,你的小说不仅外国人看着新奇,中国人看着也像是异域鬼故事呢!
评分211211-020312 / 文革後的血肉故事~ 光天化日之下是批鬥開首,背夫偷看的穆英。 男子漢,又是出櫃的女人,丈夫找來五漢教訓妻子,先是妻子不在家,以為?個空,後抽簽續個上,可是一個有婚約的處男子被狗聲嚇壞了,之後陽痿了。最後是那未婚妻在農耕的樣子。
评分文笔很好,但那是王瑞芸的贡献。最近正好在看理想听过她的节目。这本书的故事都蛮好的,但是细节很让人出戏,和所述时代差得太远,比如文革时东北小镇上没啥可吃的,只有一颗巧克力之类的,感觉是把美国底层生活嫁接到小镇文革生活里去了。还有最后那篇,文革时候小镇女生的名字绝不能叫做“艾娜”吧。对于不熟悉文革的人来说,这本书会是一本好书,因为生活就是这么荒诞,而且哈金的故事比较收敛,不会有惨绝人寰的情节,总会让人活下去,或许也正因如此,活下去的人便选择遗忘。
评分写乡村小镇普通人的生活故事,读着有感动,更多是觉得悲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