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Erich Fromm, 1900年3月23日 - 1980年3月18日)是一位國際知名的美籍德國猶太人人本主義哲學傢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傢。畢生旨在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以切閤發生兩次世界大戰後的西方人精神處境,弗洛姆在此被尊為“精神分析社會學”的奠基人之一。
In this book Fromm set out to identify 'what man is, how he ought to live, and how the tremendous energies within man can be released and used productively.' It makes for exciting, illuminating, even life-changing reading.
前言:最近一口气看了6本弗洛姆的书,很过瘾,通过阅读他的书,也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成长过程。他的书中,只有这本和我的书名比较相像,所以以为本书来作为写书评的文章。 一、我的自我探索之路 最初接触弗洛姆还是从佛学禅宗开始的。禅宗是从日本传到西方的,这个文化的传播大使...
評分弗洛姆的经典《逃避自由》的续作,可孙石翻译明显是将别人的中译本拿来再修改的,很多地方不通顺,措辞生僻,甚至逻辑不通,且孙石明显没有读过弗洛姆《逃避自由》、《爱的艺术》,这本书是《逃》的续篇,《爱》是弗洛姆生平著作关于爱的总结与改进,弗洛姆的这几本书有明显的...
評分简单来说,贯穿全书的要点就是:当一个人丧失创造性,各种心理问题就会浮现。而一个不鼓励创造的社会,亦是一个有病的社会。对,亦即是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当然,当整个社会都病了疯了,当所有人都变成犀牛,那犀牛就是人,而人就不再是人了。 何谓创造性,弗洛姆说:「创造不...
評分《为自己的人》一书根据弗洛姆精神分析的实践经验、伦理学和心理学的观点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批判当今社会上的“社会人”缺乏对自己的爱、缺乏对自己的重视,从而批判当代工业社会的不健全。 首先在第一章中,弗洛姆提出现代人的问题——“他努力地工作、不停地奋斗,但他朦...
評分(以人道主义伦理学为论述基础,坚持人的根本是生产性。) 心理学的进步在于相信人的目的就是造就人自己,而且,达到这一目的的条件就是:人一定是为自己的人。 人道主义伦理学的最高价值不是舍己,不是自私,而是自爱;不是否定个体,而是肯定真正的人自身。 人道主义伦理学与...
“To die is poignantly bitter, but the idea of having to die without having lived is unbearable.” 在把自己變成 市場中麵目模糊的商品 的路上越走越遠,甚至無法清晰描繪齣想要的幸福的人生:(
评分大學畢業前讀的最後一本書,心理學與哲學和倫理學的覆蓋部分。
评分我好喜歡這個封麵啊
评分終於讀完瞭
评分讀得熱淚盈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