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桑塔格,1933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她是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和西蒙娜·波伏瓦、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2003年获德国书业和平奖。2004年12月28日病逝于纽约。
從一開始,攝影便指向了捕捉最大可數目的題材,可是繪畫從沒有這麼帝國主義式的視野,後來攝影科技產業化的實現,乃是因為攝影在一開始時便與生俱來的許諾──以「譯成影像」的方式,「平等」一切經驗。
攝影家被想成一位銳利但不帶干擾性質的觀察者──一位書記而非詩人。但是當人們很快發現,沒有兩個人能就同一件事拍出相同的照片,相機能夠提供非個人的客觀影像的臆想,便向「相片不僅證明那兒存在著怎樣的東西,而且是某個個人看見了什麼」以及「照片並非僅是記錄,而且是一種對於世界的評價」這樣的事實投降。
攝影影像的終極智慧是說:「那是表面。現在,想,或者更正確地說──感覺,或用你的直覺去體會、捕捉,在那之上的是什麼東?如果它看起來是這個樣子,那麼真正的現實會是怎麼樣?」照片是對懷疑、推論和幻想的無盡邀請,它本身無法解釋任何事情。
2008年,汶川地震一个月之后,我的朋友杨怡从成都来北京,费了老劲,送我一张装裱好的巨幅照片。我专门定制了一个位置,把它挂在读易洞入口的正前方。现在我已经把它挪回家里,挂在了餐桌边的墙上。 我当时在照片下面手写了一段说明: 白马 —— 摄影/杨怡 5月19日下午六点左右...
评分Photography as a medium possesses the unique potential to reach and fascinate a single individual as well as a massive crowd, all the while inspiring those behind the camera lens to look at the world, to record every detail, and to capture endless splendor....
评分2008年,汶川地震一个月之后,我的朋友杨怡从成都来北京,费了老劲,送我一张装裱好的巨幅照片。我专门定制了一个位置,把它挂在读易洞入口的正前方。现在我已经把它挪回家里,挂在了餐桌边的墙上。 我当时在照片下面手写了一段说明: 白马 —— 摄影/杨怡 5月19日下午六点左右...
评分因为对摄影开始感兴趣,于是买了一本苏珊•桑塔格《论摄影》来读。一直以来对桑教授的作品敬畏有加,一句话里就能引用的五六个人名儿,吓得我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搁。相对桑塔格来说,我更喜欢桑格格。 不过这本书却是出乎意料地好读,桑教授在这本书里没有像往常那样进行大量...
评分有多少峰涌而至的人挤上香山,几乎就有多少台照相机被带上香山。这是一个大众摄影艺术蓬勃发展的时代。摄影早就从上个世纪贵族记录家族人员的少数人才能享受的高等待遇而变成了时下平民大众亦可娱乐的大工业时代产物。影像泛滥成灾,像色情照片,广告美女宣传画,像脱衣...
我是个不爱读书的人,但是这本书我很喜欢,几年前就读了几遍。现在想找电子版的放ipad里看。
评分睇中文版好好多.
评分印象中翻譯極差…查一下,有人說這本把negative(負片)翻成負面的…
评分我是个不爱读书的人,但是这本书我很喜欢,几年前就读了几遍。现在想找电子版的放ipad里看。
评分不太明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