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性主义、多元化主义、文化唯物主义、新历史主义、非洲中心论等各种新潮理论引领风骚之际,哈罗德·布鲁姆逆流而立,力拒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化,重申智识与审美标准的不可或缺。在本书中,布鲁姆高扬“审美自律性”的主张,一仍其“影响的焦虑”理论,以莎士比亚为西方经典的中心,并在与莎氏的比照中,考察了从但丁、乔叟、塞万提斯一直到乔伊斯、卡夫卡、博尔赫斯、贝克特等的二十多位西方一流作家,揭示出文学经典的奥秘所在:经典作品都源于传统与原创的巧妙融合。
《西方正典》为解读数百年来西方伟大作家和重要作品提供了引导,无疑会激发你重温经典的欲望,但它绝不只是一份西方文学作品的必读书目,其中融合了对学识的喜爱和对审美的激情,才华横溢而又雄辩无碍地维护了一种统一连贯的文学文化,在从往后的岁月里,它将引领我们重拾西方文学传统所给予了阅读之乐。
哈罗德·布鲁姆,1930年出生于纽约,先后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和耶鲁大学,1955年起在耶鲁大学任教。早期研究浪漫主义诗歌,曾出版过论布莱克、雪莱、叶芝、斯蒂文斯等英美诗人的专著。除先前提到《影响的焦虑》、《西方正典》之外,他还著有《误读之图》、《卡巴拉犹太神秘哲学与批评》、《诗与隐抑》以及即将出版的新作《耶稣和亚维:神圣之名》(Jesus and Yahweh:The Names Divine)。作为一个批评家,布鲁姆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诗歌批评、理论批评和宗教批评三大方面,而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后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犹太教的诺斯替主义与喀巴拉主义则是这些批评的主要对象。在美国,布鲁姆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大牌的学者和批评家。他以其独特的理论建构和批评实践被誉为是“西方传统中最有天赋、最有原创性和最具煽动性的一位文学批评家”。
布鲁姆开宗明义就说了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及结构/解构主义、符号学、形式主义盛行的文学批评环境下,让文学离开语境分析,不必刻意否认“欧洲白人男性作家”的霸权身份,也不必因为他们歧视女性就要因着某些字句大书特书——这样都损害了文学。布鲁姆认为,文学...
评分这部书的副标题是“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理应气势恢宏浩浩荡荡,但在莎士比亚,但丁,乔叟与塞万提斯背后,气氛却为悲歌所笼罩。布鲁姆不无悲观地宣布他们那一代学者将是西方经典的最后继承者,要去面对“憎恨学派”的种种责难与意识之争。然而很少有人会再将精力放在...
评分摘自《世纪中国》 作者:张 维 布鲁姆的《西方正典》一书翻译成中文后,在文学界引起激烈反响,有积极的呼应,也有无情的指责,更有对于批评者非巨细无遗也是点面俱到的再批评。笔者在此无意参与争论,只是力求结合布鲁姆早期提出的相关理论内容,蠡测其定义的“正典”...
评分美国学者协会曾对40所大学进行抽样调查,测定20世纪学生文学知识的变化。结果显示:如果把1900年定为100分,1914年一次大战前就是99分,1939年二战前则为73分,1964年越战前降至69分,1993年伊拉克战争后只剩了25分。总之这条曲线一个世纪来持续下落,最近的40年更几乎就是自...
评分2005-11-14 南方都市报 图书诊室 一号对象 《西方正典》中译本 鉴定:此书一方面没有注释,加上译名不规范,很多时候读者都猜不出书里讲的是谁以及是什么书。还有很多一望可知的错漏比前几年出版的文学理论书要多出很多,这与这本书的重要性有些不...
英语被放大到不适当的比例,而莎士比亚则被等同于无限——但“文学”不正是某种可以扭曲“事实”的巨大激情吗?
评分精彩之极。
评分精彩之极。
评分我是真的无语,是我读的太少,还是江翻译的太...?
评分虽然我知道这本书很不好翻,硬译最保险,但翻成这样也完全读不下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