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文本詩學

超文本詩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廈門大學齣版社
作者:黃鳴奮
出品人:
頁數:644
译者:
出版時間:2002-6
價格:32.0
裝幀:簡裝本
isbn號碼:9787561518830
叢書系列:鼓浪學術書係·文藝學新視野叢書
圖書標籤:
  • 超文本
  • 文學
  • 新媒體藝術
  • 黃鳴奮
  • 讀書
  • 詩學
  • 文藝理論
  • 數碼藝術
  • 詩學
  • 超文本
  • 文學理論
  • 數字人文
  • 後現代主義
  • 敘事學
  • 媒介研究
  • 文化研究
  • 文本分析
  • 網絡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共有8章,包括:“超文本淵源與信息科技”、“超文本理念與社會思潮”、“超文本平颱與文藝氛圍”、“超文本範疇與文藝活動”等。

著者簡介

黃鳴奮,男,祖籍福建南安,1952年生於安溪。學術專輯:中國作傢協會、福建省作傢協會會員。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中文係主任、教授。主要從事古代文論、文藝心理學、文藝傳播學、電子藝術與計算機文化之教學研究。擔任教育部中文學科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外文藝理論學會、中國文藝理論學會、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中國蘇軾學會理事等多種社團理事,獲國務院津貼。主持完成國傢與省部級課題多項,目前主持國傢社科課題1項,教育部社科課題1項、遠程教育工程課題1項。齣版獨著《論蘇軾的文藝心理觀》、《藝術交往心理學》、《藝術交往論》、《需要理論與藝術批評》、《需要理論與文藝創作》、《廈門海防文化》、《傳播心理學》、《英語世界中國古典文學之傳播》、《電腦藝術學》、《比特與繆斯的碰撞--網絡與藝術》、《中國古代的諷諫傳播》、《超文本詩學》,教材《電子藝術學》;閤著《價值批評與阿Q十八麵》、編著《故事裏的藝術心理學》和《廈門人物(古代捲)》,均為第一署名。主編《吉言叢書》、《網絡狂飆叢書》,另有編寫、編注多種。在《文學評論》等媒體發錶學術論文100多篇。獨立獲得福建省人民政府第一、二、三、四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其中一、二等奬各1項),另獲廈門市人民政府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5項。曾任萊頓大學客座研究員。

圖書目錄

緒論 超文本發明與時代氛圍
一、衝擊波:比特與繆斯的碰撞
二、網絡潮:科技與文藝的薈萃
三、超文本:曆史與未來的橋梁
第一章 超文本淵源與信息科技
第一節 超文本與信息科技的發展
一、超文本與語言
二、超文本與文字、印刷術
三、超文本與電子技術
第二節 當代超文本的先驅
一、超文本的預言者範納瓦·布什
二、超文本的開拓者道路拉斯·恩格爾巴特
三、超文本的命名者特德·納爾遜
四、超文本的推廣者伯納斯-李
第三節 電子超文本的基本概念
一、電子超文本係統
二、電子超文本文件
三、電子超文本的形態轉化
第二章 超文本理念與社會思潮
第一節 超文本理念的淵源
. 第二節 超文本理念的構成
第三節 超文本理念的研究
第三章 超文本平颱與文藝氛圍
第一節 西方網絡精英的實驗
第二節 網絡華文文學的繁榮
第三節 超文本齣版係統的崛起
第四章 超文本範疇與文藝活動
第一節 起文本寫作
第二節 超文本閱讀
第三節 超文本隱喻
第五章 超文本課件與文藝教育
第一節 超文本課件與文藝教育的建構化
第二節 超文本課件與文藝教育的集成化
第三節 超文本課件與文藝教育的遠程化
第六章 超文本美學與文藝理論
第一節 超文本美學的背景
第二節 超文本美學的構成
第三節 超文本美學的發展
第七章 超文本網絡與文藝規範
第一節 超文本網絡與社會規範
第二節 超文本網絡與版權規範
第三節 超文本網絡與技術規範
第八章 超文本前景與科技進步
第一節 擴展交互:超文本與人工智能
第二節 沉浸身心:超文本與虛擬現實
第三節 追求漫遊:超文本與通信技術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對超文本的一般性概述過多,文藝學專業性不足,可讀性不高。介紹的內容多指嚮“電子超文本”即“計算機超文本”“網絡超文本”,對非綫性敘事的美學闡釋不足。

评分

對超文本的一般性概述過多,文藝學專業性不足,可讀性不高。介紹的內容多指嚮“電子超文本”即“計算機超文本”“網絡超文本”,對非綫性敘事的美學闡釋不足。

评分

對超文本的一般性概述過多,文藝學專業性不足,可讀性不高。介紹的內容多指嚮“電子超文本”即“計算機超文本”“網絡超文本”,對非綫性敘事的美學闡釋不足。

评分

對超文本的一般性概述過多,文藝學專業性不足,可讀性不高。介紹的內容多指嚮“電子超文本”即“計算機超文本”“網絡超文本”,對非綫性敘事的美學闡釋不足。

评分

對超文本的一般性概述過多,文藝學專業性不足,可讀性不高。介紹的內容多指嚮“電子超文本”即“計算機超文本”“網絡超文本”,對非綫性敘事的美學闡釋不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