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青,當代畫傢。1953年生於上海。1978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係研究生班,1980年畢業留校。1982年赴美國紐約,作為自由職業畫傢。2000年迴國,接受清華大學特聘教授職位,現任繪畫係第四研究室責任教授。
《陳丹青音樂筆記》的內容是1992-1998年間,作者在紐約寓所陸續寫給上海《音樂愛好者》雙月刊的十幾篇文章,包括“靈堂琴聲”、“告彆交響樂”、“赴死的演奏”、“外國音樂在外國”、“階級與鋼琴”等篇。
读这本的时候,每次听的都是complete edition of chopin。一整盒CD听完,书也看完了。 嗯。“巴赫就像是一座教堂,欧洲没了教堂还是教堂么?” 书中的观点很多都有所与我契合。而因为感兴趣的话题,所以做了很多文字以外的摘抄。 墓碑的教堂的音乐厅的故居的那些写的很感性。...
評分画画的人也并非不能谈乐。 听非专业人士谈乐,反而有别样的趣味。 那拨人似乎都爱古典。我第一次看《威尼斯日记》,知道阿城喜欢歌剧的时候吓了一跳。 因为我这方面特无知,以前总错误地从喜欢歌剧的伪爱好者们身上折射出对歌剧和古典乐的厌恶。动辄张嘴闭嘴马勒,老柴的家伙,...
評分“音乐,可以在听者的联想中指具体而微的事物。”陈丹青听《斗牛士之歌》,想起的是六六年夏末秋初的夜色,想起弄堂口一群蜂拥而过的红卫兵,用上海话唱《卡门》的主题歌。他还说,每当《拉科齐进行曲》响起时,他眼前掠过的,是赣南山村的土屋,土墙,房梁,摇曳跳动的油灯灯...
評分1,谁在说话,比说的内容更重要。这书主要就靠封面上的那名字才卖得掉。 2,胜在视角独特:画家的长处和惯性思维,为音乐加上视觉的维度。看完这本刚好看傅雷家书,傅雷反复督促傅聪去美术馆看油画,更好地理解古典音乐的情境。。。 3,90年代在美国的陈丹青很穷。 4,陈说...
評分性癖好涂鸦,却从未受过专业训练,多年来有个不好不坏的习惯,喜欢在纸上泼洒颜料之时用一点音乐作为佐料,下笔的节奏快慢、力度深浅便随着乐曲的旋律一同摇摆。音乐可以让人暂时抛却绘画时那种无所适从难以驾驭画笔的苦痛,人只顾顺了音符游走的方向一气向前运笔,画成...
非關音樂 適閤懂一點藝術 有一點“上海” 帶一點“憤青”的人讀
评分畢竟是個畫畫的人寫的,尤其是最後的答問,有點過分裝逼瞭……
评分文字超一般。他和文道兄都是口纔勝文采。
评分陳丹青聊畫、馬世芳聊音樂、北島聊詩人、董橋聊藏書,是看內行人津津樂道如數傢珍。陳丹青聊音樂……感覺就是……[給你秀秀我的高雅愛好吧]……- -
评分非關音樂 適閤懂一點藝術 有一點“上海” 帶一點“憤青”的人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