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温·薛定谔(1887-1961),奥地利物理学家。20世纪的前30年中物理学经历了一次大革命,解决了微观运动的基本规律问题。薛定谔生活在这个时代,1926年他提出了波动力学,是量子力学的标准形式之一。薛定谔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奖。后来他的兴趣转向生命科学,1943年写的《生命是什么》,为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作了概念上的准备。
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追寻科学本身的原动力,或曰追寻其第一推动。同时,科学的这种追求精神本身,又成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一种最基本的推动。
科学总是寻求发现和了解客观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总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科学是认真的、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同时,科学又是创造的。科学的最基本态度之一就是疑问,科学的最基本精神之一就是批判。
诺贝尔奖获得者埃尔温·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是20世纪的伟大科学经典之一它是为门外汉写的通俗作品,然而事实证明它已成为分子生物诞生和随后DNA发现的激励者和推动者,本书把《生命是什么?》和《意识和物质》合为一卷出版,后者也是他写的散文,文中研究了那些自古以来就使哲学家困惑迷离的问题,和这两篇经典著作放在一块的是薛定谔的自传。通过对他一生的回顾和引人入胜的描述,提供了他从事科学著作的背景材料。
我是一个文科生。按道理说,只需要老老实实地学习自己需要的范围内的知识就够了,只需要在一个范围内活的衣食无忧就够了。但事实上,我相信每个人的内在都不会在自己所被规定的范围内活得自如,甚至没有疑问,困惑,痛苦。我相信人们之所以看起来没有忧虑,只是因为他必须使自...
评分 评分 评分可能物理学糅合了生物学 书虽然不厚,大概知识不够。看着有点累。 虽然很有名。 也许过两年再看就明白很多了
评分薛定谔《生命是什么》后记对自由意志的探讨,看上去挺玄的。 我的理解,他也许是想用一种印度教的泛神论观念,来比附了物理定律和自由意志的关系——将物理定律比附为单数的梵,将自由意志比附为复数的“我”。他坚信意识是单数的,就意味着,复数的“自由意志”只不过是一种幻...
生命以负熵为生(life feeds on negative entropy)—Schrodinger 從環境中抽取有序來維持組織,避免趨近於平衡的衰退, 为什么原子如此小?生命如此大?因为要用大量的样本减少布朗运动的随机性。
评分翻译的中文水平堪忧……印象最深的是薛定谔提到进食的物质热能交换,以及红死魔面具的故事梗概编错了。其他的细节很多没看懂,但是感受到了从理论物理往分子生物搭框架的强大。
评分大师的书 前半部没怎么看懂
评分其实重点都在第一部分,等于复习了一下高中生物第二册遗传与进化。。。至于第二部分,看科学家讲哲学太尴尬了,最大的收获是在第145页知道了怎么证明三角形三边的高相交于同一个点哈哈哈
评分翻译的中文水平堪忧……印象最深的是薛定谔提到进食的物质热能交换,以及红死魔面具的故事梗概编错了。其他的细节很多没看懂,但是感受到了从理论物理往分子生物搭框架的强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