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研究

曆史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英] 阿諾德·湯因比
出品人:
頁數:421
译者:劉北成
出版時間:2005-4-1
價格:8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08055605
叢書系列:世紀人文係列叢書·開放人文
圖書標籤:
  • 曆史
  • 湯因比
  • 曆史研究
  • 曆史哲學
  • 阿諾德・湯因比
  • 世界曆史
  • 文化類型史觀
  • 文化
  • 曆史
  • 研究
  • 人文
  • 社科
  • 古代
  • 近代
  • 文獻
  • 考證
  • 學術
  • 編年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英國著名史學傢阿諾德·湯因比的名著《曆史研究》已為讀者所熟悉,本書在內容和形式上與已齣版的《曆史研究》有所不同。它收入瞭支撐作者論點的大量曆史例證,保留瞭更多細節。同時,作為第一部插圖本,配閤文字說明的各個插圖(共計90幅彩圖,400多幅黑白串文圖)賦予瞭本書新的內容。圖片不僅增強瞭文本的效果,而且能傳遞大量文字所無法充分錶達的信息。湯因比在本書中將人類史作為一個整體來加以考察,以極其宏大的視角展現瞭諸多文明的成長、碰撞、融閤的曆程,在這一令人著迷的曆史畫捲中,作者以其博大精深的曆史學知識和哲學睿智為讀者帶來瞭吸收知識和進行思考的快樂。

著者簡介

阿諾爾德·J·湯因比,1889年4月14日生於倫敦,卒於1975年10月22日。英國曆史學傢。牛津大學畢業,曾任該校研究員(1912-1915)。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曾在英國外交部情報部工作(1915);戰後作為英國代錶團的成員齣席過巴黎和會(1919)。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先後擔任過倫敦大學教授(1924)、皇傢國際問題研究所部長(1925)、倫敦大學國際關係史教授。二次大戰時期曾任英國外交部調查部長(1943-1946)。1921年他計劃巨著《曆史研究》,1927-1928年著手寫作。 1934-1961年齣版瞭12捲,評述世界曆史。注重無文字記載的文明和歐洲以外地區文明。提齣一種以分析各種文明的循環和衰落為基礎的曆史哲學。因其他事務(1939-1943年任皇傢國際事務學會外事部研究室主任、1943-1946年任外交部研究司司長等)而中斷巨著的繼續寫作。一生著作頗多,主要有《曆史研究》12捲,先後於1934-1961年齣版,以綜閤觀點對人類曆史進行瞭新的展望。另外還有《民族與戰爭》(1915)、《希臘的曆史思想》(1924)、《1924-1938年國際事務概述》、《經受考驗的文明》(1948)以及《一個曆史學傢的宗教觀》等。1975年10月22日,逝世。

圖書目錄

序言

第一部 曆史形態
第一章 曆史思想的相對性
第二章 曆史研究的領域
第三章 某些術語的定義
第四章 需要對人類事務進行全麵研究
第五章 過渡的社會
第六章 文明的比較研究
第七章 希臘模式與中國模式
第八章 猶太模式
第九章 對各個文明的考察

第二部 文明的起源
第十章 關於各文明起源的性質
第十一章 文明源於種族嗎?
第十二章 文明源於環境嗎?
第十三章 挑戰和應戰
第十四章 卓越齣自艱辛
第十五章 艱苦環境的刺激
第十六章 懲罰的刺激
第十七章 流産的文明

第三部 文明的成長
第十八章 成長停滯的一些例子
第十九章 成長的標準

第四部 文明的衰落
第二十章 決定論可信嗎?
第二十一章 模仿的機械性
第二十二章 角色的轉換
第二十三章 雅典和威尼斯:短暫的自我崇拜
第二十四章 東羅馬帝國:對一種短命製度的崇拜
第二十五章 大衛和歌利亞:對一種暫時性技術的崇拜
第二十六章 羅馬教廷:對勝利的陶醉

第五部 文明的解體
第二十七章 社會解體的性質和徵象
第二十八章 內部的無産者
第二十九章 外部的無産者
第三十章 靈魂的分裂
第三十一章 解體的挑戰

第六部 大一統國傢
第三十二章 大一統國傢:目的還是手段?
第三十三章 傳導與和平所帶來的好處
第三十四章 溝通
第三十五章 語文與文字
第三十六章 首都
第三十七章 文官製度
第三十八章 未來是否會有大一統國傢?

第七部 大一統教會
第三十九章 毒瘤還是蝶蛹?
第四十章 一種特殊類型的社會
第四十一章 宗教是社會對幻象的迴應,還是對實在的迴應?

第八部 英雄時代
第四十二章 蠻族的曆史
第四十三章 幻象與事實

第九部 文明在空間中的接觸
第四十四章 同時代文明的相互接觸
第四十五章 現代的西方和俄國
第四十六章 現代的西方和東亞
第四十七章 世界與亞曆山大以後的希臘社會的接觸
第四十八章 同時代文明相互接觸的社會後果
第四十九章 同時代文明相互接觸的心理後果

第十部 文明在時間上的接觸
第五十章 製度法律和哲學的復興
第五一章 語言文學和視覺的復興
第五二章 宗教的復興

第十一部 為什麼研究曆史?
第五十三章 曆史思想的性質
第五十四章 行動中的曆史學傢

地圖
大事年錶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看了一半,有点看不下去。一是字很小,二是书很厚,不如分上下册。 此书是删节版,总感觉有些地方有戛然而止的味道,尤其第三部,文明的成长,感觉什么都没说就结束了。 汤因比是以文明为单位来研究历史,我也很以为然,然而做为一个西方学者,他所引用的绝大多数还是西方文明...  

評分

这套书当然是很难读的,这套书也是很难看的。翻译家中郭小凌是很厉害的。北师大的教授,他的名声我是在上大学的时候,在翻看希腊的学术书籍时看到的,评亚历山大的文章,丝毫没有意识形态作祟,也使后生对他敬仰。当然敬仰的人还有其他,就是其他。假如你不把《历史研究》当...  

評分

读了这么多畅销书,趁着放完假元气满满,读几本硬书,首先便是历史大师的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干货太多,我就不啰嗦了,直接上干货。 一、文明的模式 汤因比在书中提出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文明:希腊模式、中国模式和犹太模式。 希腊模式是,分裂文明的代表,中国模式,...  

評分

很早已前看的这本书,非常的喜欢,这也是很早以前写的。 我自己对《历史研究》中汤因比的理论的一点阐述,还有点展望。 大一统帝国的定义是;在同一文明体系内,各个地域政治体(城邦,诸侯国,君主国,城市,民族国家等等)只由一个政府来统治管理。 美...  

評分

【按语:汤因比(Arnold J. Toynbee,1889-1975)的历史观混合了柏格森的生命冲动哲学(文明犹如有机的生命)、马克思的阶级观念(少数统治者、内部无产者和外部无产者的概念)、黑格尔的辩证法(文明的过程犹如从阴之静到阳之动到最后归于升华的静)、社会科学(挑战-回应的模...  

用戶評價

评分

: K0/3162-3

评分

曆史神學的創作。

评分

“無産者的真正標誌既不是貧窮也不是低賤的齣身,而是一種對自己在現成社會結構中的傳統地位受到剝奪以及被作為自己閤法傢園的社會當做多餘的人的意識,以及由這種意識所産生的憤恨。”很久沒有花這麼多時間看一部這麼大部頭的書瞭……不過關於“大一統”這個概念翻譯還是有待商榷。勘誤:P332,狐獨——孤獨;P363,,195——1985

评分

斷斷續續讀完,重要部分細讀。湯因比的問題意識很好,提齣的諸多說法即便不贊同也很難否定他提齣問題的價值。本書可作為曆史形態學的入門,甚至是培養青年人對普遍世界曆史興趣的“引子”,在曆史哲學的角度看,湯因比和斯賓格勒放在一塊看討論西方現代文明命運問題。

评分

: K0/3162-3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