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

历史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英] 阿诺德·汤因比
出品人:
页数:421
译者:刘北成
出版时间:2005-4-1
价格:8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055605
丛书系列: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开放人文
图书标签:
  • 历史
  • 汤因比
  • 历史研究
  • 历史哲学
  • 阿诺德・汤因比
  • 世界历史
  • 文化类型史观
  • 文化
  • 历史
  • 研究
  • 人文
  • 社科
  • 古代
  • 近代
  • 文献
  • 考证
  • 学术
  • 编年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英国著名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的名著《历史研究》已为读者所熟悉,本书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已出版的《历史研究》有所不同。它收入了支撑作者论点的大量历史例证,保留了更多细节。同时,作为第一部插图本,配合文字说明的各个插图(共计90幅彩图,400多幅黑白串文图)赋予了本书新的内容。图片不仅增强了文本的效果,而且能传递大量文字所无法充分表达的信息。汤因比在本书中将人类史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察,以极其宏大的视角展现了诸多文明的成长、碰撞、融合的历程,在这一令人着迷的历史画卷中,作者以其博大精深的历史学知识和哲学睿智为读者带来了吸收知识和进行思考的快乐。

作者简介

阿诺尔德·J·汤因比,1889年4月14日生于伦敦,卒于1975年10月22日。英国历史学家。牛津大学毕业,曾任该校研究员(1912-1915)。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曾在英国外交部情报部工作(1915);战后作为英国代表团的成员出席过巴黎和会(1919)。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先后担任过伦敦大学教授(1924)、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部长(1925)、伦敦大学国际关系史教授。二次大战时期曾任英国外交部调查部长(1943-1946)。1921年他计划巨著《历史研究》,1927-1928年着手写作。 1934-1961年出版了12卷,评述世界历史。注重无文字记载的文明和欧洲以外地区文明。提出一种以分析各种文明的循环和衰落为基础的历史哲学。因其他事务(1939-1943年任皇家国际事务学会外事部研究室主任、1943-1946年任外交部研究司司长等)而中断巨著的继续写作。一生著作颇多,主要有《历史研究》12卷,先后于1934-1961年出版,以综合观点对人类历史进行了新的展望。另外还有《民族与战争》(1915)、《希腊的历史思想》(1924)、《1924-1938年国际事务概述》、《经受考验的文明》(1948)以及《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等。1975年10月22日,逝世。

目录信息

序言

第一部 历史形态
第一章 历史思想的相对性
第二章 历史研究的领域
第三章 某些术语的定义
第四章 需要对人类事务进行全面研究
第五章 过渡的社会
第六章 文明的比较研究
第七章 希腊模式与中国模式
第八章 犹太模式
第九章 对各个文明的考察

第二部 文明的起源
第十章 关于各文明起源的性质
第十一章 文明源于种族吗?
第十二章 文明源于环境吗?
第十三章 挑战和应战
第十四章 卓越出自艰辛
第十五章 艰苦环境的刺激
第十六章 惩罚的刺激
第十七章 流产的文明

第三部 文明的成长
第十八章 成长停滞的一些例子
第十九章 成长的标准

第四部 文明的衰落
第二十章 决定论可信吗?
第二十一章 模仿的机械性
第二十二章 角色的转换
第二十三章 雅典和威尼斯:短暂的自我崇拜
第二十四章 东罗马帝国:对一种短命制度的崇拜
第二十五章 大卫和歌利亚:对一种暂时性技术的崇拜
第二十六章 罗马教廷:对胜利的陶醉

第五部 文明的解体
第二十七章 社会解体的性质和征象
第二十八章 内部的无产者
第二十九章 外部的无产者
第三十章 灵魂的分裂
第三十一章 解体的挑战

第六部 大一统国家
第三十二章 大一统国家:目的还是手段?
第三十三章 传导与和平所带来的好处
第三十四章 沟通
第三十五章 语文与文字
第三十六章 首都
第三十七章 文官制度
第三十八章 未来是否会有大一统国家?

第七部 大一统教会
第三十九章 毒瘤还是蝶蛹?
第四十章 一种特殊类型的社会
第四十一章 宗教是社会对幻象的回应,还是对实在的回应?

第八部 英雄时代
第四十二章 蛮族的历史
第四十三章 幻象与事实

第九部 文明在空间中的接触
第四十四章 同时代文明的相互接触
第四十五章 现代的西方和俄国
第四十六章 现代的西方和东亚
第四十七章 世界与亚历山大以后的希腊社会的接触
第四十八章 同时代文明相互接触的社会后果
第四十九章 同时代文明相互接触的心理后果

第十部 文明在时间上的接触
第五十章 制度法律和哲学的复兴
第五一章 语言文学和视觉的复兴
第五二章 宗教的复兴

第十一部 为什么研究历史?
第五十三章 历史思想的性质
第五十四章 行动中的历史学家

地图
大事年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用斯宾格勒的语言来形容,文官制度是文明发展到烂熟时才有的产物,既表明文明已经达到晚秋的成熟阶段,末人可以透支未来,享受一时的欢愉,又预示着凛冬将至,文明距衰亡已经不远,只等待新一波蛮族从帝国边疆蜂拥而至,在枝叶枯朽凋零之后,以自身为营养,为新生的民族提供培...  

评分

真心好懂 1 所谓黑暗中世纪的蛮族社会习俗并未传于后世云云 大失专业水准 2 终于明白了 无产者=垃圾 3 贵霜帝国原来是继承自希腊人统治的印度,阿城知道了一定会high 4 各种跑火车。奥古斯都之后罗马停止征服是因为疲倦,呵呵后。 正解不是因为罗马的重步兵只能适应空间上人力...

评分

自小看历史,不管是《上下五千年》还是教科书,都算是编年史,而大了之后又接触到断代史。但总是有许多无法解释或者明了之处,哪怕是两者结合起来皆是如此。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偶然性?克娄巴特拉七世的鼻子真要是短一些会改变历史吗?后来看了例如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之...  

评分

【宗教】 只要我们在地图上标出高级宗教的诞生地,我们就会发现,它们集中在旧世界大陆上两块小区域及其邻近地区,一个是乌浒河 - 药杀河流域,另一个是黎凡特。 至今尚存的主要高级宗教有印度教、犹太教、袄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按诞生时间先后排序)。印度教和佛教...  

评分

【按语:汤因比(Arnold J. Toynbee,1889-1975)的历史观混合了柏格森的生命冲动哲学(文明犹如有机的生命)、马克思的阶级观念(少数统治者、内部无产者和外部无产者的概念)、黑格尔的辩证法(文明的过程犹如从阴之静到阳之动到最后归于升华的静)、社会科学(挑战-回应的模...  

用户评价

评分

断断续续读完,重要部分细读。汤因比的问题意识很好,提出的诸多说法即便不赞同也很难否定他提出问题的价值。本书可作为历史形态学的入门,甚至是培养青年人对普遍世界历史兴趣的“引子”,在历史哲学的角度看,汤因比和斯宾格勒放在一块看讨论西方现代文明命运问题。

评分

非线性历史哲学,怎么说呢,历史的量子力学?

评分

: K0/3162-3

评分

一般~

评分

汤因比对精神力量的赞颂,对爱的力量的赞颂,始终贯穿着全文,将他传出的每一份思想都染上这样温和却灿烂的颜色,让我时常觉得他的形象更像是一个教育家、一个充满关怀的传教士,而不仅仅是一位历史学家。他言语间所流露出的,永远都是一种心怀天下的普世的精神关怀,当他提及禁欲主义过于地强调苦行僧的精神,过于地强调理性和否定任何情感,甚至达到不为任何情感所波动的状态,这一方面的确是抛却人性的恶了,却也抛却了爱了,它不被大部分人所接受是必然的,这不仅是由于其苛刻的教义使大部分人望而却步,也是出于人们对否认爱的极度排斥。在挑战-应战模型里又那样强调年轻的创造力,否定宿命论“神圣的创造力的火星,乃是我们内在的本能,如果我们有幸将它点燃成火焰,那‘按部就班运行的星辰’就不能阻挡我们去努力实现人类的目标。”我愿追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