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国学大师季羡林所作。季羡林,山东临清人,1911年生。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翌年作为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在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任教授,曾任北大副校长、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对印度古代语言、印度古典文学、印度佛教史以及中印文化关系等方面有精深研究,著作颇丰,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罗摩衍那安探》、《今译》(合著),译有《沙恭达罗》、《五卷书》、《罗摩衍那》等。
七十多年的生命像一场春梦似地逝去了。这样的梦并不总是像“春宵一刻值千金”那样轻灵美妙。有时候也难免有惊涛骇浪,龙蛇竞舞的场面。不管怎么样,我的生命像梦一般地逝去了。对于这些梦有没有留恋之感呢?应该说是有的。人到了老年,往往喜爱回忆往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当然也不能成为例外。英国人常说什么“往日的可爱的时肖”。实有会于我心。往日的时光,回忆起来,确实感到美妙可爱。“当时只道是寻常”,然而一经回忆,却往往觉得美妙无比,回味无穷。我现在就经常陷入往事的回忆中。
作者在德国的这十年主题是读书,虽然也经历了漂泊、战争甚至饥饿,但有书读的日子,静心读书的日子,就是美妙的。 住在一个善良的德国老妇家里,每日早饭后躲进图书馆,中饭饭店解决,下午继续读书,晚上回去房东已经留好晚饭。如此单纯三点一线的生活居然可以成为十年的...
评分通读了整本书,居然只在读书笔记上摘抄了一句话。 细细品味,不是因为季羡林老先生的思想在书上体现不足,而是季羡林的先生的思想驰骋野外,我无法抓住。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觉得是听一个老人在诉说年轻的故事,娓娓道来,而且故事是那么动人,感情是那么真切。而一旦感情...
评分这本书是07年的生日礼物,看到后面的时候不禁泪下。虽然这只是一位大师对于青年时期的一段回忆,但是却能够让我们感觉到,在一个时代面前,个人是多么渺小无力,完全没有任何能力改变身上的枷锁。那个时代予以的枷锁割去的是回忆,是对待第二故乡的一切联系。当多少年...
评分在的这本书的时候难免被深深的怅惘、留恋之情包裹,忍不住要感同身受,心情跟着剧情时起时伏,时而欣慰,时而憧憬,时而哀叹,和看韩剧其实是一个道理。但是,此书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青年季羡林,并从一个留学生的视角记录了德国在二战中的一个侧面,文字优美、感情真挚,不...
评分季羡林笔下的哥廷根是座美丽的城市,她包含着读书人眼中独有的干净。“素以风景秀丽闻名全德。东面山林密布,一年四季,绿草如茵。即使冬天下了雪,绿草埋在白雪下,依然翠绿如春。苍蝇、蚊子成了稀有动物,跳蚤、臭虫更是闻所未闻。街道洁净得邪性,你躺在马路上打滚,决不会...
这是读的季老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关于佛学的。听季老讲自己的故事,真实而又感人~~当我们回忆自己的青春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积淀呢?
评分今天听到季羡林去世的消息 想想读他的德国印象还是很愉快的记忆
评分留学留的是心态啊。。。。
评分17岁生日礼物
评分哥廷根的大学,那么让人向往,纷飞的战火没有打乱人的生活,大家都还在努力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