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有涯愿无尽

我生有涯愿无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梁漱溟
出品人:
页数:381
译者:
出版时间:2004-11
价格:26.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05926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梁漱溟
  • 传记
  • 自述
  • 哲学
  • 我生有涯愿无尽
  • 人生
  • 文化
  • 人文
  • 人生哲思
  • 生命意义
  • 心灵成长
  • 信仰追求
  • 文学随笔
  • 自我觉醒
  • 精神境界
  • 生命感悟
  • 人文关怀
  • 永恒之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生有涯愿无尽:梁漱溟自述文录》大抵是由梁漱溟先生生前关于自身生平的文章辑录而成。先生自谓问题中人,且将其穷毕生之力孜孜探求的问题归诸为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在《我生有涯愿无尽:梁漱溟自述文录》中,先生细腻坦诚的笔触之下,其披沥此心艰难跋涉于探求社会、人生两大问题之解决的征途上的躅躅身影清晰可见;而先生九十多年人生轨迹中自学之历程、情感之所依、思想之嬗变以及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之社会实践等等诸多方面也纤毫毕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从而为了解和研究中国最后的大儒梁漱溟先生的人生经历、学术思想以及生活情操提供了丰富而翔实的资料。

作者简介

梁漱溟(1893-1988),中国现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原名焕鼎,自寿铭。曾用笔名寿民、瘦民,后以淑溟行世。祖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1911年加入同盟会京津支部,并任《民国报》编辑兼记者。1916年任南北统一内阁司法总长秘书。1917-1924年应蔡元培之聘,任北京大学印度哲学讲席。1929年任河南村治学院教务长,并接办北平《村治》月刊。1931年与梁仲华等人在邹平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任最高国防参议院、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39年为促进团结抗日,参与发起组织统一建国同志会,1941年该会改组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任中央常委兼同盟机关刊物《光明报》社长,1946年任该同盟秘书长。1950-1980年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此后任全国政协常委及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中国孔子研究会顾问、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等职。主要著作有:《印度哲学概论》(1919)、《东西文化及其哲学》(1919)、《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1931)、《乡村建设理论》(1936)、《中国文化要义》(1949)、《人心与人生》(1984)等。

目录信息

第一辑 我的自传
生平述略
我的自学小史
自述
第二辑 我的人生态度
我是怎样一个人?
早年思想之再转再变
我早年思想演变的一大关键
三种人生态度��逐求、厌离、郑重
如何成为今天的我
第三辑 我的主要经历
值得感念的岁月
我从事乡村工作的简略回顾
我努力的是什么��抗战以来自述
记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赴香港创办民盟言论机关《光明报》前后
香港脱险寄宽怒两儿
抗战胜利后我奔走共和谈的经过
回忆参加调查国民党暗杀李闻案
我的努力与反省
再忆初访延安
追访在延安北京迭次和毛主席的谈话
批孔运动以来我在学习会上的发言及其经过述略
敬答一切爱护我的朋友,我将这样地参加批孔运动
第四辑 怀念师友
纪念蔡元培先生
纪念梁启超先生
怀念熊力十力先生
略记当年师友会合之缘
有关师友同住共学的记述三则
第五辑 思念亲人及家书选录
思亲记
悼亡室黄靖贤夫人
家书选录
第六辑 暮年有感
老来回忆此生
谈乐天知命
附录一:敌后游击区域日志(1957年9月编次)
附录二:美国学者艾恺访谈录(摘录)
附录三:梁漱溟年谱简编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1939年,梁寻访敌后六省,感叹民众之顺从,而已发现日本军力不足,以山东为例,只有2万左右日军,居然可以在国共部队夹杂中控制山东。 国共之间只无法合作已经非常明显。 1943年黄仁宇在云南,投笔从戎, 领月薪12块半,发现何应钦主持下的征兵工作之烂,无以复加,1000人捆...  

评分

梁先生自幼体弱多病,年长后反强健超众,非仅茹素之功。我的理解,他很注重养心之道,所谓心气壮才可坦然处事。我自己的体会,心无忧虑方能睡得安稳,否则絮事萦怀,竟夜不眠,精神损耗,面色苍白。 梁先生说自己少年时有斫丧身体之恶习,三十以后,遗精、痔血、胃病...  

评分

我生有涯愿无尽,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的实践者,以天下苍生位己责,敬仰。 但若评价印度哲学和老释两家的精华主旨,梁漱溟可能把握不住主旨(恕在下冒昧),这属于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像隋朝的王通,明朝的王阳明就能融会贯通。梁先生太实际了,太把百姓的苦乐当真了,缺乏对玄...  

评分

评分

在图书馆偶然拿起了这本书,本书是梁漱溟先生的自传。 先生诉求真理,学问人生,历经中国近代最风云变幻的一百年。 摘抄: “人之所以有学问,恰为他善于发现问题,任何微细不同的意见观点,他都能觉察出来,认真追求,不忽略过去。问题是根苗,大学问像是一棵大树,从根苗上发...  

用户评价

评分

佩服

评分

老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感动。值得一读。

评分

这老头我蛮喜欢!

评分

这本书我是真的从头到脚都仔细地看过了。这书很真实也很真诚,这个叫做梁漱溟的人可能不是什么大作家,但他真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他的一生,在我是非常有启发意义的。在读他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心里很平和,仿佛获得了一些力量。我愿把他比作大树,一种有根基的有岁月沉淀的有生命力的东西。好一句问题中人,我也是问题中人,可我没能获得梁先生那般的成就?为什么,因为我没有足够的毅力与行动力。三分钟热血,做事半途而废。虽然也发愿要学习,但每每迷失于各种无意义的追问和懦弱的发呆,时间就这么流逝了,我急啊,心里急得慌啊,却并不知道,其实,我只要静下心来,去做事或者学习,事情就能得到解决。虽然一时不能解决,但长期下去,愚公移山,总能在某一刻豁然开朗,这就是我受到的启发。梁先生一生都在琢磨问题,一颗赤子之心保留到最后一刻。

评分

这老头我蛮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