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文與畫

汪曾祺:文與畫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山東畫報齣版社
作者:汪曾祺
出品人:
頁數:191
译者:
出版時間:2005-03
價格:24.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7130734
叢書系列:汪曾祺係列叢書
圖書標籤:
  • 汪曾祺
  • 散文
  • 隨筆
  • 繪畫
  • 中國文學
  • 文學
  • 文化
  • 散文:隨筆
  • 汪曾祺
  • 散文
  • 繪畫
  • 文學
  • 藝術
  • 生活美學
  • 中國作傢
  • 文化隨筆
  • 文人風骨
  • 審美情趣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有人說汪曾祺身兼二美:美文傢、美食傢,他自己也說:寫字、畫畫、做飯是“業餘愛好”他寫字、畫畫,也寫過不少談書畫的文章, 都是本書所選。其文之衝淡雋永自不必言,而書畫之飄逸也盡可從書中細細體悟。本書還兼選部分談傢事的文章,從中可以看齣汪曾祺之為汪曾祺,也是有其傢學淵源的。

著者簡介

汪曾祺(192O~1997)現、當代作傢。江蘇高郵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聯閤大學中文係,深受教寫作課的瀋從文的影響。1940年開始發錶小說。 1943年大學畢業後在昆明、上海任中學國文教員和曆史博物館職員。1946年起在《文學雜誌》、《文藝復興》和《文藝春鞦》上發錶《戴車匠》、《復仇》、《綠貓》、《雞鴨名傢》等短篇小說,引起文壇注目。1950年後在北京文聯、中國民間文學研究會工作,編輯《北京文藝》和《民間文學》等刊物。1962年調北京京劇團(後改北京京劇院)任編劇。著有小說集《邂逅集》、《羊捨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說選》、《晚飯花集》、《寂寞與溫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橋集》、《塔上隨筆》,文學評論集《晚翠文談》,以及《汪曾祺自選集》等。另有一些京劇劇本。短篇《受戒》和《大淖記事》是他的獲奬小說。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介紹到國外。他以散文筆調寫小說,寫齣瞭傢鄉五行八作的見聞和風物人情、習俗民風,富於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齣凝重,於平淡中顯現奇崛,情韻靈動淡遠,風緻清逸秀異。

圖書目錄

書畫自娛(代序)
自報傢門
談談風俗畫
傳神
張大韆和畢加索
字的災難
王磐的《野菜譜》
“無事此靜坐”
沙嶺子
七十書懷
寫字
我的祖父祖母
隨遇而安
我的傢鄉
我的傢
自得其樂
我的父親
徐文長論書畫
我的母親
談題畫
歲朝清供
看畫
文章雜事
創作的隨意性
文人與書法
題畫二則
張郎且莫笑郭郎
潘天壽的倔脾氣
隻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當代纔子書》序
論精品意識
---與友人書

汪曾祺與書畫(代跋)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这本小书有一些谈人事的,更多是汪曾祺谈文论画的随笔小品,文字一如既往空疏冲淡,开阖从容。更可喜每篇文章都配有汪曾祺的手笔书画,墨韵十足。文与画间,一位老者的一派天然情致和生活蕴籍立见。以前读黄裳《珠还记幸》,同样文图相间,但也许对书法、包括黄裳所专领域...  

評分

没有读过汪曾祺的小说,这本《文与画》是第一次看他的文章。书中有篇散文回忆他的父亲,写这篇回忆的时候汪曾祺也已经是七十多的老人了。言语之中情感之深,思念之切令人感动而惆怅。记得文中说他的父亲“总是活得很有兴致”,这是怎样的对生活的热爱啊。汪曾祺的女儿为这本书...  

評分

借了两本汪曾祺的散文,更喜欢《文与画》,果然这个老头儿要书画文字一起读起来味道才足。   文字自不多言,没有精巧的结构,行云流水的文章最见功力。不过这次集中读他的散文发现一个现象:有些往事和八卦,老头儿颠来倒去地在不同的文章里面提到,而且面貌可可相似。...  

評分

《文与画》这本书先读了文,直到每篇文章都读化了,今天晚上才开始读画。 我很喜欢那幅《甚么》和《狗矢》,让人忍俊不禁。表情都很像汪老自己。包括一只猫头鹰的眼神。 他画蜷腿翻白眼的大嘴鸟,自题:八大山人无此霸悍……的确是那个说李白洒狗血的汪曾祺。 我还喜欢《春城无...  

評分

一个沉静的下午,我在自家的阳台上读着《汪曾祺的文与画》,暮春的阳光打在我的身上,如水又像绸缎般柔和细腻。透过院内香椿树枝条的缝隙,分散的光束上下跳跃着,我好像看见汪曾祺老人笑着姗姗走来。 汪曾祺人好,文好,字好,画好,属于典型的文人,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  

用戶評價

评分

閱其文如見其人,甚喜之。然丁醜辭世,憾不同時矣。摹其畫一為記,未得其法,但自怡爾。

评分

裝幀很美,讀著不纍,文筆閑雅

评分

畫很好,惜乎印得太小且質量不佳。文詼諧、有見地,亦很親切,隻是重復的內容頗多。從“????去鬧渠一棰”、“芭蕉公雞圖”等諧謔語看,八九十年代的文藝期刊風氣還真是自由呢。

评分

裝幀很美,讀著不纍,文筆閑雅

评分

畫很好,惜乎印得太小且質量不佳。文詼諧、有見地,亦很親切,隻是重復的內容頗多。從“????去鬧渠一棰”、“芭蕉公雞圖”等諧謔語看,八九十年代的文藝期刊風氣還真是自由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