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棋(1920-1997)
寻常文人一个
普普通通一生
读大学没有文凭
当右派只是“一般”
小说散文写过几篇
自称“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偏还有人喜欢
诗酒书画略知三四
居然成了“最后一个士大夫”
六十岁后有点名气
在家人朋友中还是“老头儿”
一个好“老头儿”
汪曾祺(1920-1997):寻常文人一个,普普通通一生,读大学没有文凭,当右派只是“一般”,小说散文写过几篇,自称“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偏还有人喜欢,诗酒书画略知三四,居然成了“最后一个士大夫”,六十岁后有点名气,在家人朋友中还是“老头儿”,一个好“老头儿”。
我有一好处,平生不整人。 写作颇勤快,人间送小温。 最近在读汪朗、汪明和汪朝合著的《我们眼中的父亲——老头儿汪曾祺》,在书里,子女们称汪曾祺“老头儿”,大呼小叫,老头儿依然乐的颠儿颠儿的。 我也很想叫他一声老头儿。 老头儿应该是个蛮不错的...
评分 评分看了汪曾祺儿女的文章,才晓得“老头儿”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实际上也不是不为人知,早在回忆西南联大的《跑警报》里可见一二:当时明明每天身处日军飞机轰炸威胁之中,战战兢兢的,在他笔下,竟成了从容不迫的应对。今天才知道,事虽出青年,写时已然白发,这种从容不迫,是“老...
评分少时读书,无法可循,无经典可参照,读的大多数是一些杂七杂八的书,很多都是名作家选集或者名篇选集之类的读物,认识汪曾祺就从这些选集中获取的印象。现在回想起来,都是名家,为啥偏偏对汪曾祺的文字印象最深?大概就是感觉到他的文字与那些主旋律的名家不一样。 《老头儿...
评分儿女写父亲,总是那么亲切。
评分笑了很多次,哭了很多次。有本山東畫報版的老頭兒作品,汪朝作的後記,寫老頭兒用菠菜汁作畫。寫到去世後整理他的畫作,“慢慢地一張一張地認真地看,我們才明白,我們失去的是一個什麽樣的父親”。
评分后半部分汪明执笔的比较有趣味 前面相当现实看得心塞塞的 对比之下越发觉得老头儿心态真难得
评分秋末晚菘,滋味近似。
评分看此书有如看喜欢而又不尽理解的电影的花絮. 喜欢汪老头的话不妨一读. 从他的作品里我读到的更多是洒脱, 原来他也狂傲, 也蛰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