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贝利,牛津大学文学教授、文学评论家、小说家,“布克奖”委员会主席。他的妻子艾丽斯是英国知名哲学家,被称为当今英语世界最伟大作家之一。1994年艾丽斯被诊断出患有阿兹少默氏症,面对日益依赖的艾丽斯,贝利拒绝社工人员的探访,独自照顾她,并尽可能的维持原有的生活方式,直到1999年2月艾丽斯去世。
当贝利遇到艾丽斯,便奏响了一首深沉的爱情史诗。一个是世人公认的“金头脑”,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小说家、“布克奖”得主;一个是学养深厚的古典文学教授、文学评论家,小说、“布克奖”委员会主席。
两个杰出的灵魂泰然相处,既保持了从容的独立,又在相互的交流中继续升华。贝利写他们的爱情,有时庄重,有时诙谐,有时醋意十足,有时又童心未泯。即便是谈及艾丽斯的风月情事,严厉之外,也有宽容……在艾丽斯患上阿兹海默氏症之后,夫妻之间不再有对话,贝利在爱情的甜美记忆支撑下,一路搀扶着爱妻步入黑暗的孤独旅程。
第一次看见艾丽斯时,她慢吞吞地骑着自行车,经过我的窗口,我心里想:这个女的究竟是谁呀,也许,那时我已经爱上了她。
英国布克奖得主,最才情最性格女作家的爱与死,她是举世知名的哲学家及小说家,罹患阿兹海默氏症后,过去和现在,在她脑海中,瓦解成一团融合黑暗与焦虑的混沌,于是,她的世界只剩下他……一部温柔的回忆录……艾丽斯·默多克之所令人敬慕,不仅因为她对生命的热情与谦逊,更因为她与贝利43年的相知相守。
目录
国外书评
第一部 那时
1.初识
2.心的距离
3.她曾经如此不同
4.在彼此身上看见孤独
5.友谊的祭坛
6.香柏居岁月
7.在荒芜的花园里
8.生命渐渐流失
第二部 现在
9.仿佛航过黑暗
挽歌 于是 相比英文原名“致艾丽斯的挽歌”,中文书名显得有点哗众取宠,模仿某部文艺言情电影的片名。如果没有“挽歌”这个悠扬而哀恸的关键语,你就无法一眼洞察年近80高龄的作者诉诸文字的深情。 当贝利遇到艾丽斯,这是发生在半个世纪前的一景,若没有长达43年婚姻的酝...
评分整个篇幅的描写叙述都极其的平淡,没有海誓山盟,没有轰轰烈烈,没有一波三折,只有日常琐碎,但却如此真实。年轻时的他们,似乎独立过着各自的生活,但心是连在一起的。两人没有刻意去靠近对方,占据对方,依赖对方,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或许这才是恋人的最好状态,你对我...
评分这本书让我相信人世间还是有爱情,只是我们没遇到。字里行间的深情,默契,完全是心灵伴侣的最佳模式。唯一瑕疵翻译人名简直让人忍不住在书上注解。
评分看贝利和艾丽斯的生活。在贝利幽默、谦逊的笔触中品尝到纯真、宽阔的爱。 在阅读时,当你想到这幽默、谦逊、温情地文字是出自一个80高龄老人,你或许也会动容,鼻子发酸或者热泪盈眶。“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样的爱情故事你无比熟悉、一直在你的...
评分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八至》李纪兰 贝利耐心而又温柔地观察着一见钟情并相守43年的妻子,写下这本充满细节的温情之书。据贝利的说法,她的妻子是一位博学谦逊,充满创造力的女...
出色的不是文笔,不是情节,而是贯穿始终厚积的爱
评分看来他是真的爱她的灵魂。
评分作家与文学评论家的后台生活。平静的二人世界有种“只爱一点点”的平淡动人。
评分女朋友之一的Lisa推荐的,但题材我不大喜欢,草草读了一遍。情结如简介。作者总给人一种“我不想炫耀我是剑桥人,但因为写作需要因为诚实,我不得不说我是剑桥人”的优越感。但愿是我看错了吧,大家往往还是低调的。
评分温柔的爱情,如同单恋般温柔的爱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