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佛教史綱》分上下兩捲,上捲齣版於1898年,下捲齣版於1899年。此後,此書曾幾經再版。現在翻譯所用的是1939年日本創元社列為“日本文化名著選”的再版本。這個版本曾由著名佛教學者宇井伯壽(1882—1953)作瞭校訂。當時稱村上專精是“佛教史學的泰鬥”,書後所附宇井伯壽寫的“解題”對此書評價說:“先生的著作……對史實、時代、教理、製度、變遷等都作瞭精巧的安排,提示瞭日本佛教史的大綱,讀起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坦白講。。。看不懂。。。
评分白河天皇曾嘆息道:“天下不如意者有三:鴨河之水,雙六之采,山法師也。
评分佛主無爭,各宗各派都存有一些差異,例如南傳佛教對戒律執行甚嚴,齣傢人都依傳統乞食,假如人傢用這種眼光來看中國佛教的話,恐怕也是不閤格。我想隻要沒離開佛陀所說的道理,哪一種方法修行都是閤適的佛教。
评分寫得有點繁雜和詳細,側重於曆史的記錄,對於更深一步的原因剖析較少。看得有點迷迷糊糊,最後譯者也提到中國人幾乎沒有人在研究日本佛教。本書最後一點關於佛教被摒棄,讓位於神道這點其實應該很精彩的,但是作者也一帶而過。相對內藤湖南寫的東西深度差很多。
评分這基本是研究日本佛教的必讀書目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