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萧红 中国文学 小说 呼兰河传 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经典 忙着生忙着死
发表于2024-11-21
呼兰河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0年写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
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不少研究者提出的作品所流露的那种“孤寂与苦闷”的情怀,其实也可以从这一角度予以理解。
当然,最值得重视的是这部作品的独特的艺术个性。茅盾对此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堪称精当——“但是我却觉得正因其不完全像自传,所以更好,更有意义。
“而且我们不也可以说: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
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1911年6月2日生于黑龙江呼兰县,1942年1月22日病殁香港。原名张迺莹,笔名萧红、悄吟等。幼年丧母,父亲性格暴戾,她只有从年迈的祖父那里享受到些许人间温暖,寂寞的童年形成了萧红性格中孤独、敏感、矜持而又倔强的一面。
1927年到哈尔滨读中 学,接触了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对绘画和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秋离家出走,几经颠沛流离。1932年秋与萧军同居,结识了一些进步文化人,1933年开始文学创作,同年10月与萧军自费出版了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萧红的早期创作多取材于城市失业者或贫苦农民生活,被认为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的进步倾向。1934年春“两萧”取道大连流亡至青岛,萧红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中篇小说《生死场》。同年11月“两萧”到达上海。在鲁迅的支持和帮助下,1935年12月《生死场》被列为“奴隶丛书”之三出版,鲁迅为之作序,称赞其所描写的:“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它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农民尤其是农村底层妇女的艰难生存状况,描述了他们的觉醒与抗争。《生死场》使萧红在30年代文坛上崭露头角。这一时期萧红还写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与散文,并结集出版了《商市街》、《桥》等作品集。
1936年7月,为摆脱精神上的苦闷,萧红只身东渡日本,同年年末返回上海。抗战爆发后即辗转汉口、临汾、西安、重庆等地。1938年8月与萧军离异,与端木蕻良结合。此年被视为萧红创作前后两期的分界。1940年春与端木同抵香港。此时的中篇小说《马伯乐》以犀利的笔锋表现了幽默和讽刺才能;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则被茅盾称为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同时,它又表达了对国民团体盲目、愚昧、麻木、残忍等等劣根性的忧愤和悲悯,被越来越多的后人认为是继鲁迅之后对国民心态的开掘和批判的力作。这一时期萧红的创作在艺术上日趋成熟和辉煌,然而她的病体却日渐不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战火纷飞中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年仅31岁。
在短短的8年创作生涯中,萧红留下了60万字的文学财富,她的作品乡土气息浓烈,叙事风格细腻深刻、委婉动人,尤其是在小说文体上作出了很大的创新。海内外许多文学批评家认为,萧红以自己的女性之躯跋涉过漫长的道路,以女性的目光一次次透视历史,终于站到了与鲁迅同一的高度,达到了同一种对历史、文明以及国民灵魂的了悟。
时间总是个奇怪的东西,第一次开始看这书的时候,是去年十二月初,再次接着上次的轨迹往下读时,已是三个月后。到底时间是可以记录、可以雕琢、可以刻印时光。模棱的印记,恍惚的记忆,这是在三个月前看书留下的感觉。书末,冯歪嘴子的坚强多少还是打动了我,痛彻心扉的绝望才是无以摧毁的希望,他到底也在希望中带着两个孱弱的儿子慢慢成长。王大姐或许死的不值,死的不安。但也总比团圆媳妇死的幸福,后者完全就是被折磨死的,都说死猪不怕开水烫,可她是活生生的、活生生的被折磨而死。那世的人竟也能安心,临了,丈夫连夜赶回来,可怜,连最后一眼也未曾见上,就这么撒手人寰。有二爷呢,他和厨子完全就是笑料,彼此开刷,大打出手。怎能及厨子和歪嘴子和谐。团圆媳妇婆婆、那些大仙大神、吊膀子、出马……我在其中,读着这样的书,又岂能衍生乏味。
评分以孩子的视角来描述。
评分虽是现时才初次阅读,但却也仍是找不到感觉,也就是没有坊间传说那般精彩。可能是我期许太高,也可能是对所处环境不能感同身受吧。
评分时间总是个奇怪的东西,第一次开始看这书的时候,是去年十二月初,再次接着上次的轨迹往下读时,已是三个月后。到底时间是可以记录、可以雕琢、可以刻印时光。模棱的印记,恍惚的记忆,这是在三个月前看书留下的感觉。书末,冯歪嘴子的坚强多少还是打动了我,痛彻心扉的绝望才是无以摧毁的希望,他到底也在希望中带着两个孱弱的儿子慢慢成长。王大姐或许死的不值,死的不安。但也总比团圆媳妇死的幸福,后者完全就是被折磨死的,都说死猪不怕开水烫,可她是活生生的、活生生的被折磨而死。那世的人竟也能安心,临了,丈夫连夜赶回来,可怜,连最后一眼也未曾见上,就这么撒手人寰。有二爷呢,他和厨子完全就是笑料,彼此开刷,大打出手。怎能及厨子和歪嘴子和谐。团圆媳妇婆婆、那些大仙大神、吊膀子、出马……我在其中,读着这样的书,又岂能衍生乏味。
评分我就知道是散文式的小说
(一) 冬天读萧红是什么感觉?冷。图书馆的空调不知何故总也升不上温度,读到《商市街》的时候因为温度和情绪的双重低落我开始浑身发颤,而那时还是文艺女青年叫做悄吟的萧红正蜷缩在商市街上某间冰冷的屋子里等待着被她唤作“郎华”的萧军。读《商市街》是很痛苦的体验,一个...
评分我一直觉得中国现当代的女作家是乏善可陈的,而萧红绝对是一个例外。一部《呼兰河传》,就足以奠定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呼兰河传》首先是表达了作者个人对于儿时童年的追忆和东北小镇家乡的怀恋。因为作为个体生命,其最基本的是生存的需要,当萧红在香港卧病时,也...
评分很多年前曾看过一遍,如今再看,震动丝毫不减。这本书的妙处,首先在于它采取了一个四五岁小孩子的视角。小孩子是什么都能看见,然而又什么都不懂的。在她的眼睛里,呼兰河这个地方似乎相当美好,仿佛每件事都透着新鲜,因为新鲜,所以也有趣。然而读者一路读下来,却渐渐地不...
评分1、鲁迅的预言 1936年5月,埃德加·斯诺在去延安前最后一次拜访了鲁迅。当时斯诺夫人海伦·福斯特正在为斯诺编选的小说集《活的中国》撰写题为《现代中国文学运动》的长篇论文,受其委托,斯诺向鲁迅询问了23个大问题。其中第三个问题是:包括诗人和...
评分1937年8月,淞沪抗战爆发。9月下旬萧红和萧军离开上海抵达汉口,在蒋锡金位于武昌水陆前街小金龙巷21号的住处落下脚来。《呼兰河传》就是从这时开始创作的。到1940年9月《星岛日报•星座》(香港)开始连载(至当年12月底连载完毕),其间已经过了三年。这三年中,萧红经历了...
呼兰河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