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与寂寞》中,克里希那穆提带领我们深入探索了我们与自己、与别人、与团体的关系,指出只有认识自己,了解使个人与团体分化、孤立的制约因素,我们才会拥有“真正的关系”。只有当心灵不再有任何形式的挑避时,我们才能与寂寞、孤独直接沟通。这样,我们才会拥有热情,拥有爱。
克里肴那穆提(1895-1986),20世纪最卓越的心灵导师。1895年生于印度,1925年悟道,他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主张真理纯属个人的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他一生的教诲皆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解脱,体悟慈与至乐的境界。因此佛教徒肯定他是“中观”的导师,印度教徒认为他是彻底的“觉者”,神智学者则认为他是道道地地的“禅”师。
他的40本著作,全是由空性流露的演讲和谈话集结而成,目前已译成了47国文字,在欧美、印度及澳洲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有目的的去读这本书,在我所熟悉的书店 找寻偶尔发现的一句话 “有依赖,就不可能有爱” 我想唤回你,无论你或者我有无做好准备。 我不敢有任何保证,也许就像克里希那穆提说的,我只是依赖,不是爱。抑或是爱不是依赖。 我并没有把握,亦不敢笃定。 也许只是怀念,或者...
评分书的前言写到作者30悟道,然后成为伟大的心灵导师。这个“悟道”似乎和孔子的“四十不惑”有几分相似。因此心里对这个三十就不惑的高人很是敬仰。 之前不知道有这个人,心情糟糕低落到极点时去了一趟南京,与表哥畅谈一宿,第二天借给我克氏的三部曲,我拿起的第一本就是《爱...
评分在我最低迷的阶段,我找到了一份聊以糊口的工作,待遇不高,工作时间却很长。我还是接受了,在工作中我开始参悟哲学,每天总是在思考人生的三大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逼仄的小屋,四面都是玻璃,毫无隐私的空间里,我望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评分日更的状态下,书看得也慢了,周日终于翻完了《爱与寂寞》。 虽说是讲述爱、寂寞、以及孤独,但说到底和克里希那穆提另外的书籍类似,从根本上还是在讲述人类的这个自我是什么、思想的老旧性以及全然专注的观察等主要的概念和理论。 克氏的书看到现在,越来越觉得,“自我”就...
评分秩序,自我。
评分读过的所有的鸡汤还是克氏的最好没有之一。
评分有些看不懂,有时候让人很豁然,完后又陷入迷茫
评分空性,超验,言不及物,重复。P168 只有当你的思想已拒绝所有的解释,而且不再想象、不再去找原因、不再沉迷于字句、不再回忆快乐和痛苦的时候,你就会了解爱是什么,哀伤是什么。你的心灵一定要完全安静,没有文字,没有符号,没有观念。然后你才会发现——或者它会自动出现——我们所谓的爱、所谓的哀伤、所谓的死亡,它们的境界是相同的。在爱、哀伤和死亡之间,不再有任何区分;而没有区分,就有了美。但是为了要了解和身处那种狂喜的状态之中,一定要有全然放弃自我的热情。@hp
评分读过的所有的鸡汤还是克氏的最好没有之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