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共讲述了有十四节的内容,分别是从马克思到韦伯、现代性的两大要素:工具理性和个人权利、现代性的第三要素:立足于个人的民族认同、系统论的综合:现代社会的基本结构,追溯西方现代价值的起源、价值和社会的互动:系统演化论的史观……等内容。
金观涛
浙江义乌人,1947年生于杭州。1970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曾任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走向未来》丛书、杂志主编.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讲座教授,现任台湾政治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杭州)。代表作有《系统的哲学》,《兴盛与危机》(与刘青峰合著),《开放中的变迁》(与刘青峰合著)《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与刘青峰合著),《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与刘青峰合著)等。
金观涛眼中的现代性问题 文/张洪彬 20多年前,金观涛、刘青峰伉俪在《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一书中运用自然科学中的系统论来分析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及其循环动荡,展现了让人啧啧称奇的解释力。90年代以来,随着思想淡出,学术凸显的趋势的发展,这种宏观的理论...
评分现代社会是怎么起源的?我们习以为常的这些观念是怎么来的?金观涛老师都在书中耐心解释过了。 民族这个概念其实非常晚,它源于法国大革命后,封建的社会有机体解体,为了建立新的秩序,必须建立新的共同体。民族国家,个人权利,工具理性,这如同三位一体,构成了金先生眼中...
评分 评分第一章 从经济回到价值系统,从马克思回到韦伯 第二章 现代价值系统:工具理性和个人权利 第三章 个人观念的产生,现代政治结构:民族国家集合和现代社会的建立 第四章 现代性:市场经济、理性无限制运用和正当性——民族国家集合,现代社会的两个结构 第五章 现代价值的起源:...
评分1. 金观涛仅仅是界定了“现代社会”,而没有论证,不应被第一章的表象所迷惑,在“论证”的过程中,作者就已经调用了自己后面才提出的对“现代社会”的定义,要判断古罗马和内战前的美国是不是一个“现代社会”,必然事先就需要有一个自己的概念,但又不能在论证过程中就使用这...
某种程度上看此书亦不过是篇条理清楚的文献综述,其中对工具理性、个人权利和民族主义的分析也很常见,系统论的分析思路可能也仅仅是个噱头。其打动我的,是最后一章以及后记中对工具理性反思的真诚。
评分补记~
评分本科的时候读金观涛先生的《系统哲学》读完导论和前两章就缴械投降了,对他的治学方向和方法始终不甚了了。直到不久前读了《兴盛与危机》,才大感佩服。这两日读此书,顿觉先生又到了一种大境界,眼中不光有牛关节和牛血管,还有整头牛。金观涛总是以他的先验批判,也即方法论的自觉而领先国内社会科学界。虽然,我还是无法吃透系统论,但对他得出的现代社会两个层次、三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的耦合系统还是颇为信服的。以科学训练的严谨,史学视野的开阔,以及对哲学结合现实的准确把握,让他的观点和论证无疑取得了又一重境界。
评分补记~
评分太简略了点,总纲性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