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生於北京,八歲起移居上海。1982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係。1990年以前的創作以兒童文學和少女題材小說為主,有《女中學生三部麯》等作品,後開始成人文學寫作,著有長篇小說《心動如水》《紐約假日》等。1997年齣版《獨生子女宣言》,1998年齣版《上海的風花雪月》,1999年齣版《上海的金技玉葉》。
《上海的紅顔遺事》的作者想要寫一個普通人,一個不像有的人那樣堅強,也不像有的人那樣冷靜,不像有的人那樣聰明,也不像有的人那樣理性,對,一個感性的人,一個努力在沙上建房子似的,想要建立自己積極嚮上生活的徒勞的人,也許還是一個捂著傷口不讓彆人看,自己也不看的樂觀的人,一個實在不懂得怎樣去應付,弄得滿身滿心全都是傷的痛楚的人,一個怕被彆人落下,被彆人孤立,被彆人拋棄的認真的人……
“一个普通人,一个不像有的人那样坚强,也不像有的人那样冷静,不像有的人那样聪明,也不像有的人那样理性,是一个感性的人,一个努力在沙上建房子似的,想要建立自己积极向上生活的徒劳的人,也许还是一个捂着伤口不让别人看,自己也不看的乐观的人,一个实在不懂得怎样...
評分这本书是关于一个女孩,她叫做姚姚。1944年4月9日出生在离霞飞路不远的一条小街上,一家由外国人开的尚负产科医院里。 这本书就是讲这个小小的女孩,她在生世和社会的动乱中的生命历程。 我想作者是打定了主意要把这个小说式的作品写成记实文学,因此开头就是搜集来...
評分教当代文学的老师曾说,陈丹燕的文字是他所见过的当代女作家中写得最美的。 确实,在私人化、下半身写作恣肆的时代,她的文字兀自留守着一份纯净的感伤,锦心绣口,却不流于浮华。淡淡的述说中,有一种绵长而深远的历史感,虽然也是厚重,也是沉痛,也化开在一缕女性...
評分倦缩在图书馆一角,安静的看完了这个惨烈的女子的一生的故事。 有时候我们痛恨自己的人生过于平淡缓慢,恨不得自己能经历些什么。可真的当这么多的浪潮扑打在自己身上时,这痛,是如此的真切,让人缓不过气来,好似世界末日,却又因着一些无端的理由,卑微的委屈着。 我不知...
評分“一个普通人,一个不像有的人那样坚强,也不像有的人那样冷静,不像有的人那样聪明,也不像有的人那样理性,是一个感性的人,一个努力在沙上建房子似的,想要建立自己积极向上生活的徒劳的人,也许还是一个捂着伤口不让别人看,自己也不看的乐观的人,一个实在不懂得怎样去应...
就如作者說的,這就是個普通人的故事.可我分明從裏麵看到瞭一個人的不平凡.
评分在老媽傢的書房裏翻齣本塗鴉瞭扉頁的舊書,19年前的我原來著迷於此
评分放瞭很久,終於看瞭。
评分陳丹燕的上海三部麯之一。大學時在學校圖書館藉閱的。最近纔去卓越給買迴來的。紀實的性質,和王安憶的《長恨歌》同是描述舊上海但感覺非常不一樣。對文革時期的種種描述亦非常寫實。
评分sigh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