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欧梵:美国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曾任芝加歌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文学教授。著述包括:《铁屋中的呐喊:鲁迅研究》(中英文版)、《中国现代作家中浪漫的一代》(英文)、《狐狸洞话语》、《现代性的追求》、《范柳原忏情录》(小说)。
时间:2019年4月20日星期六15:00——17:30 地点:梅园书房 主讲:陈云昊 南京大学文学院 评议:刘永广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沙龙伊始,南京大学文学院的陈云昊博士首先概括说,《上海摩登》一书是关于物质性的都市世界及其文化想象的现代主义研究,如果抛去文学内容,实际上还有...
评分因为对上海一直都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迷恋,所以上大学时候买了这本书,可翻了没几页,就被同学借走然后弄丢了——其实也是好事儿,如果没丢的话,也许这本书早因为它的晦涩(就我当时的知识结构来说)被遗忘在我老家的书柜子里埋了几层灰了。正是因为丢了,所以一直耿耿于怀,希...
评分最精彩的是猜想地揭示了各种“互文”,尤其是广泛形式的文化文本存在与文学文本之间。作者指认上海的都市文化是一种“杂交”的文化,主动贴近并天生颠覆,生成了中国20世纪初具体语境下的现代性追求。但我并不认为足以充分谈论身份认同与殖民或世界主义。(终归谈艺术简单一些...
评分上海摩登李欧梵 再版序 戴望舒的名诗《雨巷》似乎有漫游者的气氛,但“巷子”的美学则值得研究了,它也许代表上海的弄堂世界,但更富田园之美。 然而兼容并包的开放态度恰是施蛰存主持的《现代杂志》的编辑方针,他甚至把左翼政治和艺术上的“前卫”(avant-garde)联系在一起...
评分《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是哈佛大学教授李欧梵的著作,200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上海为研究中心,论述了上海都市文化的构建及其体现的中国现代性。该书共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作者通过描述外滩建筑、百货大楼、咖啡馆、跑马场、城市的游手好...
第二次翻看,还是不敢恭维,一定是我水平太低欣赏不了……
评分书是太老了,很多设想和框架已经有很多很好的实践了。还是尊重的[这些想要重写文学史的人真的比较适合新感觉派啊上海啊这些题目= =
评分Cross-dressing fetishism in an urban study setting.
评分补遗。我滴本研第一参考书。目测毕业论文还会用。框架和角度都非常有启发性,但有的论证好像缺乏说服力?像一个“外来者的上海历史想象”的范本。
评分《万象》专栏?:P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