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政治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出品人:
页数:522
译者:吴寿彭
出版时间:1997-2
价格:23.7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0022682
丛书系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精装)
图书标签:
  • 政治学
  • 亚里士多德
  • 政治哲学
  • 哲学
  • 古希腊
  • 政治
  • 经典
  • 商务印书馆
  • 政治学
  • 理论
  • 制度
  • 权力
  • 民主
  • 国家
  • 治理
  • 意识形态
  • 国际关系
  • 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作者亚里士多德的“关于政体研究的专著”,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对于了解当时希腊社会的状况,了解古希腊人的政治、法律、伦理、教育思想,研究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这是一部论述政治问题的专著,但亚里士多德在探讨和阐释奴隶制各种政体及其统治形式的过程中也从教育与政治关系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教育的主张。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卷(A)一
卷(B)二
卷(C)三
卷(D)四
卷(E)五
卷(Z)六
卷(H)七
卷(G)八
附录一 本书章节摘要
附录二 关于本书的题名
附录三 索引一 专名
索引二 题旨
附录四 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此前读过人大全集版中颜一翻译的版本,比较简单。此次读这个版本主要是为了完成一篇论文。受益匪浅,感觉使得我对古希腊的政治学有了更进一层的感悟。此版本可以说,可以展现古希腊伟大而辉煌的政治传统,以及亚翁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政治科学探索。特别是此版本详尽注释,以及根...  

评分

东方人写书,一开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这种玄而又玄的东西。 西方人比较实在,写的书也是实实在在,同样是古代的大知识分子,亚里斯多德比起老子来就要老实得多。 开篇就是:所有政治群体,都是人类为了完成某种善业而形成的组织。 这让我想起来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一次活...  

评分

千万年来,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从来没有停止发现探索各式各样的问题,没有停止追寻天地万物的奥秘。从询问山外的天地到探寻宇宙的起源,从发现自我的结构到钻研微粒的能量。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问,不断地让自己知道更多的东西。可是有没有思考过,这样做的目的是什...  

评分

关于这本书,评价有很多,可是别人的评价只能是别人的结晶。自己的水平虽然不够,但是结合本书以及各种书评,再次做出自己的理解。 这本书是剥削阶级的政治学的创始著作。本书分为八卷。卷一论家庭;卷二论理想城邦和优良城邦;卷三 公民和政体理论 ;卷四 现实政体的类别; 卷...  

评分

在每天早晚的地铁晃荡噪杂中读完了这本三年前买的书,惊异于几千年前的古人对于政体组成、政体瓦解、改革和革命等问题有如此全面的分析,大部分理论在今天看来也不过时。换而言之,今天我们的社会、政体、政治活动也不过是建立在几千年前的政治基础上一脉而成。 此外,...  

用户评价

评分

译笔当如吴寿彭

评分

我今天仔细想了一下,为什么更喜欢亚里士多德?现在想明白了,因为他现实。谈论政制的人最怕天马行空和过分理想主义。

评分

亚氏版的“理想国”

评分

让政治学不堪重负,因为政治学只负责给出基本的秩序,而不应该过多干涉个人的选择。这种把政治和伦理分开考虑的思想倾向,开始于文艺复兴时期的马基雅维利,在霍布斯开创的自由主义的传统中被推到极致,直到今天依然是政治学的主流思想 | 亚里士多德并不主张虐待奴隶,他甚至带着温情地说,就奴隶是主人的工具而言,主人和奴隶不能成为朋友,但是就奴隶也是人而言,主人可以把他们当作朋友看待。在自己的遗嘱里,他还专门提到,要释放自己的几个奴隶,给他们自由 | 亚里士多德对老师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提出的“美丽城”做出了批判性的反思,特别批评了柏拉图过分整体主义的思路,以及共产共妻共子的极端制度安排,主张我们要关注个人的幸福,要给个人留下私人空间

评分

人之telos為善,因德性在於城邦生活,城邦telos為最高最廣之善,則可實現個人之telos,而最美城邦必有限度,秩序方定,過小則不可自足過大則惟神可系(有類施言封閉社會)《尼馬學》曰之為友愛共同體可參證;依施公,無城邦則無哲人,城邦乃先決條件,因人必趨於城邦,遂人本性為政治動物,遂言凡離城邦者,如非野獸便即神祗。經人家庭村落城邦遞進,探求最佳政制(城邦的組織安排),具體分兩類政體,正宗即君主(王制)、貴族、共和(混合);與變態即僭主、寡頭、平民,分論各自優劣及其變革城邦,亞氏折中品性近於柏,後者在於形式而亞則包納錯誤,最終以混合政體彌補之。卒末回歸倫理學,因為城邦不僅為生活而存在,實在應該為優良的生活而存在,且政治團體的存在並不由於社會生活,而是為了美善的行為,個體之德性與教育由此突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