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艾伯特·O.赫希曼 译者:卢昌崇
艾伯特·O.赫希曼,1915年生于德国柏林。1941年移民美国,先后在伯克利、耶鲁、哈佛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1974年加入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所。赫希曼一生著述颇丰,以英语出版的著作有14部,以其他语言出版的有10部,大多数著作被译成多国语言,如《经济发展战略>)被译成十多国语言。
这句话是今天下午在图书馆看Albert O. Hirschman的Exit, Voice, and Loyalty的时候想到的。 前段时间在吴国光老师家闲扯淡的时候他讲到这本书很有意思,我就特地找来看。这书本来是写给经济学家的,副标题是responses to decline in Firms, Organizations, and the State. ...
评分首先要感谢安徽师大新传学院、人大《国际新闻界》编辑部组织的这场研讨会。今天的报告受刘海龙老师组织关于百度帝吧出征脸书主题的启发而准备。但是必须坦诚的是,我对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社会抗争行为了解有限,或是说有所隔阂。年龄上我是一名80后,但我的思维世界更接近70后人...
评分首先要感谢安徽师大新传学院、人大《国际新闻界》编辑部组织的这场研讨会。今天的报告受刘海龙老师组织关于百度帝吧出征脸书主题的启发而准备。但是必须坦诚的是,我对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社会抗争行为了解有限,或是说有所隔阂。年龄上我是一名80后,但我的思维世界更接近70后人...
评分[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80308-opinion-liaomei-exit-voice-and-loyalty/] (廖美,台灣中研院社會所博士後研究員、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研究中心經濟學博士) 【筆者按】:本文改寫自赫緒曼(Albert Hirschman)經典著作《叛離、抗議與忠誠》(Exit, Voice and Loyalt...
评分这句话是今天下午在图书馆看Albert O. Hirschman的Exit, Voice, and Loyalty的时候想到的。 前段时间在吴国光老师家闲扯淡的时候他讲到这本书很有意思,我就特地找来看。这书本来是写给经济学家的,副标题是responses to decline in Firms, Organizations, and the State. ...
2009-5-29读毕,非常好的思考角度,说到底就是选择权的问题。
评分被指定烂书做presentation。。。心烦
评分最好去读原版英文
评分nice. 競爭性主體,推出與呼籲。 壟斷性組織,反。 第三章尾第二個推論,競爭向上與保守固化對退出與呼籲影響機制的長久宏觀效果。 --自体推导,一直不行。
评分退出还是呼吁,每一种状态都是人与组织的博弈,赫希曼认为还是靠制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