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把唐代的科举与唐代的文学结合在一起,作为研究的课题,是想尝试运用一种方法。这种言法,就是试图通过史学与文学的相互渗透或沟通,掇拾古人在历史记载、文学描写中的有关社会史料,做综合的考察,来研究唐代士子的生活道路、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并努力重视当时部分的时代风貌和社会习俗,以作为文化整体研究的素材和前姿。
傅璇琮,1933年生,浙江宁波人。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华书局总编辑、编审、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秘书长、清华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央文史馆馆员。2008年3月起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唐代诗人丛考》、《李德裕年谱》、《唐代科举与文学》、《唐诗论学丛稿》、《唐人选唐诗新编》,合著有《河岳英灵集研究》,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等。
#书201607#《唐代科举与文学》傅璇琮 读历史书其实是苦差事,容易“瞻前顾后”,容易“顺藤摸瓜”,陷入“读读不休”的境地。对本朝的史事清楚了,渴望得知其“来龙”,于是读前朝史;对书中所述某类制度感兴趣了,要弄个明白,于是读学术专论;所览书中,作者大肆称赞某学...
评分#书201607#《唐代科举与文学》傅璇琮 读历史书其实是苦差事,容易“瞻前顾后”,容易“顺藤摸瓜”,陷入“读读不休”的境地。对本朝的史事清楚了,渴望得知其“来龙”,于是读前朝史;对书中所述某类制度感兴趣了,要弄个明白,于是读学术专论;所览书中,作者大肆称赞某学...
评分手上的这本《唐代科举与文学》是大二还在学唐宋文学史的时候,老师上传到班级群里的图片文件,前段时间整理资料翻出来,跑去打印店还被老板埋怨说太不清晰。就是这样一本印刷得斑斑驳驳的书,我花了一周时间看完,今天关上书的最后一页,抬头窗外是重庆酷暑的夏日骄阳,中午的...
和预想的不太一样,材料和梳理功夫了得。科举作为政治制度,对文学的影响只是其中一部分。
评分宏观局面,又以细节充实,风格稳健,要能多修整一下就好了,前后重复的例证比较多。
评分虽然实质是历史学研究,但提到文学作品时,处处彰显对文学的感觉。这一选题的后起者,考订或者更精密,但这种对文史的融通就很罕见了。
评分虽然真理观和语言观比较传统,但是文献材料功夫有宗师风范。有带着文献盲人从零开始的耐心,针对年代来说的确有些超群,作为扫盲著作再适合不过。
评分作者成功的进行了文史结合。很好的利用诗文对科举现象进行考证。打破了单纯对文学的研究,很好的结合了历史来进行解释。铨选部分略微简略,可以参考王勋成教授的《唐代铨选与文学》。作者考证了举子如何取得考试资格,科举的科目研究是集中在常选的明经和进士。以及非常选的制科。然后以及对唐朝中举之后的活动的考证,作者对李德裕也是真爱。可以作为牛李党争的另一个参考。另外,希望这本书能够再版。真的很经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