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歌,1952年生於北京,祖籍福建。1965年考入北京四中,1969年春到雲南插隊,1971年參軍;1976年迴北京;1978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係,1982年畢業後到北京電影製片廠工作。
1984年執導處女作《黃上地》,1985年以此片享譽國際,並連帶使大陸第五代導演在國際上名聲鵲起。
主要作品有《大閱兵》《孩子王》《邊走邊唱》《霸王彆姬》《荊軻刺秦王》等,先後在國際上多次獲大奬。
曾分彆於1989年、1993年、1998年做過柏林、威尼斯和夏納世界三大電影書的評委,並做過日本神戶、葡萄牙裏斯本、以色列耶路撒冷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
在成為著名電影導演之前,他曾有過怎樣的人生?陳凱歌親自執筆,直麵他的少年時代。他敢於麵對,勇於審視自己,並承認曾經犯過的錯誤。他的迴憶與思考,既富於自省和批判精神,又具有相當的思想深度和曆史的鮮活性。深刻的思想、優美的文筆、個人的視角,對成名之前生活、思想、藝術積纍的小結,能夠啓迪我們許許多多的人。
有这么一个导演,我一直以来就以为他到目前为止只拍过一本好电影,这本电影是我认为的华人拍的最巅峰的作品,如同万米赛跑中,超越第二名500米远。他就是陈凯歌,这本电影就是《霸王别姬》,不可能被他自身超越,而且也不大可能在将来被别的导演超越。今天读了他的自传作品《我...
評分在中国的导演之中,声名最隆者现在莫过于,陈凯歌、张艺谋、冯小刚了,尤其是前两者,成名已久,是中国最早的被祭上神坛的两位导演,对我而言,张艺谋的电影太过匠气,尤其是最近几年拍的电影,更感空洞无物,形式已经远大于内容,张已经不太会讲故事了。而冯小刚则是自...
評分初识陈凯歌,还是在他最巅峰的那部《霸王别姬》中。 彼时凯歌携着几位主创风光亮相嘎纳,最终横扫一系列国际大奖并摘得中国电影至今唯一一座金棕榈,打开了中国电影与国际接壤的新局面,不可谓不是荣耀四方。 《霸王别姬》耗尽陈凯歌一生才华与心血,才得以惊艳世界,但我今天...
評分在中国的导演之中,声名最隆者现在莫过于,陈凯歌、张艺谋、冯小刚了,尤其是前两者,成名已久,是中国最早的被祭上神坛的两位导演,对我而言,张艺谋的电影太过匠气,尤其是最近几年拍的电影,更感空洞无物,形式已经远大于内容,张已经不太会讲故事了。而冯小刚则是自...
評分这本传记中,陈的自我批判令人难以致信。人性的丑恶与良知就在其间穿插,既让人不敢正视,又叫人不得不面对。
這兩天看陳凱歌《少年凱歌》被震到瞭,時常懷著異樣的心情在路上,感慨於陳凱歌的文筆與造詣,嘆為觀止,同樣震懾於文革對那個時代所有人造成的無法彌補的創傷,陳凱歌對內心的剖白令人激贊,文中悲劇種種直搗心靈,無法釋懷。
评分四星半。齣乎意料的好,本來對陳凱歌一直印象不佳,就算是《霸王彆姬》也沒覺得多好,但這本迴憶錄顯露齣的思辨力度和文字功夫都不是蓋的,一些章節讓我想起楊小凱的《牛鬼蛇神錄》
评分那一段經曆凱爺是一輩子也擺脫不瞭瞭,他不應該用電影這種注定就很大眾化的東西來錶現他自己的私密內容。尤其在中國被稱為“賀歲片”的情況下。這是一種注定的分裂和失敗。
评分2018年已讀114:陳凱歌關於文革與作為文革親曆者的自我反思,居然如此好看。陳導稱文革是“以恐懼為前提的群氓運動”,自己也是群氓中的一分子,因此他的這本自傳也是他的自供書。舉國上下被裹挾的一場運動,與理想、與正義無關,而是以理想與正義名義包裹的暴力與迫害。無數人成為這場風暴的受害者,無數人自己受苦、也看著彆人受苦,甚至也曾使彆人受苦, 無論積極響應,還是被動承受,這都是陳凱歌以及那個時代的沉鬱悲痛。這本書補充瞭鬍金銓未寫的老捨之死,老捨自殺當日,陳曾在太平湖看到過他,“腿微跛,所以走得很慢;衣服很乾淨,臉腫著,沒有戴眼鏡,手中確實握著後來人們提到的那捲紙”,陳說老捨入世太深,終至無法解悟,倒是看得通透。
评分把自己在那個年代犯的錯誤歸結於大環境 ,卻讓人很難心生惡感 ,蓋因文筆實在太好瞭。書裏最喜歡的一句話摘錄如下——“麻雀被宣布為敵人,它就不再是一隻鳥。它的存在即是罪惡,罪惡就必須消滅它。而在我還弱小時已不能憐憫弱小,實在能對我日後的強壯指望什麼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