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会请到来自全世界各领域的顶尖设计师与我们面对面地分享他们的故事和观念。设计的各种领域在21世纪越来越交汇融合,设计的思想与精神却贯穿着这些纷繁的领域。讲故事是人类传承历史的一中充满乐趣的方式,因为有乐趣,也使故事中的观念和精神更容易被大空接受和传承。于是我们选择了本书里来自这些设计师演讲中的故事片段,并记录了编者与他们的对话,以期听故事的人能选择自己喜爱的观念,领悟设计的精神。
从“我家妈妈”到“情感建筑”/丘德威
香港海洋公园:亲爱的人民公园/盛智文
光就是空间的生命/陈仕芳
人与设计原理/比尔·摩格里吉
明天的设计学校/克里斯托夫·富莱灵
从进入到整合,品牌的国际化/陈瑞麟
芝加哥千禧公园效应/爱德华·库卢尔
变化中的人与世界/陈秉鹏
源于自然的心灵感悟/伊娃·基里克娜
奢华的挑战:变化世界的心理欲望/盖·索尔特
21世纪的旅馆/霍孔锵
设计美梦 奢侈品的起源/让·马克·加迪
与鞋结缘/周养杰
“巧克力”与流行趋势/金珍
以小博大的品牌价值/乔·菲利
劣设计之劣后果/约翰·索莱
“不创新就灭亡”/卡里姆·莱希德
表面之后,造型之外/罗维·威米尔斯先生
设计差异:竞争者无法跨越的差距/马丁·达比希尔
设计的收益观念/皮特·莱克
情景化零售空间/莱希德·丁
区分好想法和坏想法/隆·阿拉德
不要顺理成章地接受一切/施德明
巴黎的新艺术精神/史蒂芬·马丁
香港湿地公园/邓文彬
设计的有效奢侈/汤马斯·侯隆
中国的新设计机遇/王敏
典型的香港风格/邓达智
北京首都博物馆:官方设计体系/严瑞源
迷恋色彩拼贴/赞德拉·罗德斯
发展出来的设计/张永和
中国工业设计的现状和困惑/周佚
这本书本来是冲着热销买来看一看的,翻完才看发现里面讲的正是最近品牌课程里要讨论的最需要的想法和案例,很不错,不论是作为只是想了解品牌文化的一般读者还是专门研究品牌的读者.PS:这其实是一本关于品牌文化的树立和如何创新的书,并非说的是设计,所以感觉若是对设计...
评分这本书是借香港设计营商周亚洲论坛这一平台很多品牌设计师的专访合集,里面有无数案例,集百家之言。在这里仅摘三篇,说说设计的精神。 设计的意义——从“我家妈妈” 到“情感建筑” 邱德威是伦敦的餐饮钜子。在整篇文章中,他一直都在强调设计的意义 和 设计不同的切入...
评分本以为是如封面slogan所说是世界大师们的谈论,但其实,被骗了。 书中讲的都是一些关于 企业使用设计 的东西,更多的是关于产品(或许说是工业设计之类)的东西。 本以为会是插画、设计之类的 我所关注的设计大师们的感悟,结果看了第一篇就觉得已经上当了。 -----------------...
评分首先我想说这是本非常棒的书,我在其中看到很多设计的理念,设计师的经历经验和建议,给了我很多启发。作为他们未来的同行,我对他们的一些经历都感同身受,看他们的理念也时不时会有我也这样想的念头,有些案例很有启发性。不过本书其实更多的不是讲设计,而是讲品牌意...
评分本以为是如封面slogan所说是世界大师们的谈论,但其实,被骗了。 书中讲的都是一些关于 企业使用设计 的东西,更多的是关于产品(或许说是工业设计之类)的东西。 本以为会是插画、设计之类的 我所关注的设计大师们的感悟,结果看了第一篇就觉得已经上当了。 -----------------...
如本书名,这本书因为左边字体过分靠右而阅读起来非常没有设计的精神!必须用大拇指用力扒开书窥看那若隐若显的最后一个字。实在劳累。 我发现设计师能通过各种手法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或者思想,只不过未必每个人都擅长用文字表达。 看完之后,是该感叹他们的思维跳跃性太大了。 最后有位来自中国的设计师说“我们没有过去,现在也非常痛苦,但是我们有的是未来。”
评分能认识很多设计师的书。文字营养就各取所需了...有些略显空洞。
评分感觉此书70%的内容都没什么价值 精华基本能缩减到10页纸之内
评分构建一个全新的设计视野
评分山峰背面,阴影之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