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后现代艺术深有研究的王瑞芸从美国来信时谈到:现代主义艺术强调的是“形”,后现代主义艺术看重的是“态”,可谓一语点破了现代后现代艺术形态嬗变的要害。现代艺术对艺术发展的突出贡献是视觉形式的拓展,后现代艺术却是以反艺术的面貌把艺术变为无所不在的生活感觉状态。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电脑和现代传媒的普及使人们同书籍渐渐疏远,人的书写、阅读、沉思、步行等功能也渐渐退化。人们对真理的分头追求一旦在高层次上会合,竟发现进就是退,形化为态,以至于同“无”的距离越来越近。然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无之后又会有有,后之后又锂是前。后现代同“无”的相遇也许是为萌生新“有”准备土壤吧!
殊途同归,西方解构主义者沿着逻格斯的山道艰苦登攀,意外地来到老子、庄子恍惚、逍遥的墓碑前面。
过去我国对后现代艺术的介绍比较零星,且编于建筑与文学。之套书系调动了国内外的艺术研究学者,特别是留学国外的博士、硕士参与撰稿,作者阵容强大,内容涉猎广泛,填补了国内的一项空白,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关于大地艺术的专门书籍国内就这么一本,太少有人去翻译这类著作了。 真希望有一本系统的东西可以看。
评分关于大地艺术的专门书籍国内就这么一本,太少有人去翻译这类著作了。 真希望有一本系统的东西可以看。
评分关于大地艺术的专门书籍国内就这么一本,太少有人去翻译这类著作了。 真希望有一本系统的东西可以看。
评分关于大地艺术的专门书籍国内就这么一本,太少有人去翻译这类著作了。 真希望有一本系统的东西可以看。
评分关于大地艺术的专门书籍国内就这么一本,太少有人去翻译这类著作了。 真希望有一本系统的东西可以看。
艺术取材于自然,所以用自然作为艺术材料,是最恰当不过的
评分论文需要
评分艺术取材于自然,所以用自然作为艺术材料,是最恰当不过的
评分唔 喜欢太阳隧道
评分写得太抽象了,可能我还没进入艺术批评语言逻辑里吧。但既然作为一本简介读物而不是精深的理论研究,文字表述也是太生硬了。很多艺术家重要的代表作也没有放上来,不利于感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