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福克纳 意识流 小说 美国文学 威廉·福克纳 外国文学 美国 我弥留之际
发表于2025-02-16
我弥留之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小说以一个女人—艾迪·本德伦为轴心。艾迪是小学教员出身的农妇,经过几十年生活的煎熬,终将撒手归西,小说便以此开篇。艾迪是本德伦家5个孩子的母亲,她要求丈夫安斯在她死后将她的尸体运到杰弗生与娘家人葬在一起。但是,仿佛老天有意捉弄,艾迪死时恰逢大雨倾盆,次子达尔与另一个儿子朱维尔(艾迪与一牧师的私生子)驾驶着全家唯一的运输工具——一辆破旧的马车离家挣钱在外。3天后,被大雨耽搁后终于归来的马车载着艾迪的尸体踏上了通往40英里外的杰弗生。但是,能去杰弗生的所有桥梁都己经被大水冲走,本德伦一家只好冒着危险涉水而过。结果,长子卡什为保护母亲的遗体而被压断了一条大腿,家里唯有的两头骡子溺死在水中。为使旅途继续进行,只好抵押了全家的耕作机、播种机,搭上卡什攒下用于买电唱机的8美元,并换掉了朱维尔利用夜间辛苦做工换来的视若生命一般宝贵的马,买了一对新的拉车骡子。炎热的夏天,在路上奔波了几天的尸体的臭味不仅招来一群群的秃鹜,而且,所经之处,行人侧目,乡邻咒骂,连警察也不得不出面干预。达尔,这个渴望母爱却一直被拒之门外的儿子,企图放火烧掉棺材,以结束这次荒诞的旅程,但目的没有达到,却烧掉了停放尸体的别人的仓房。历尽千辛万苦,经过“水”与“火”的灾难,本德伦一家终于埋葬了艾迪。之后,在朱维尔和杜威·德尔(本德伦家的女儿)的协助下,两个带枪的人将达尔抓了起来,送入了精神病院。而安斯则迅速地配上了假牙,找到了新欢—一个“鸭子模样”的女人。
威廉·福克纳(Willian Faulkner l897~1962),美国小说家。出生于没落地主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加拿大空军中服役,战后曾在大学肄业一年,1925年后专门从事创作。他被西方文学界视作“现代的经典作家”。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和7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故事发生在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被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这部世系主要写该县及杰弗逊镇不同社会阶层的若干家庭几代人的故事。时间从独立战争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场人物有600多人,其中主要人物在他的不同作品中交替出现,实为一部多卷体的美国南方社会变迁的历史。其最著名的作品有描写杰弗逊镇望族康普生家庭的没落及成员的精神状态和生活遭遇的《喧哗与骚动》(又译《声音与疯狂》1929);写安斯·本德仑偕儿子运送妻子灵柩回杰弗逊安葬途中经历种种磨难的《我弥留之际》(1930);写孤儿裘·克里斯默斯在宗教和种族偏见的播弄、虐待下悲惨死去的《八月之光》(1932);写一个有罪孽的庄园主塞德潘及其子女和庄园的毁灭性结局的《押沙龙,押沙龙!》(1936);写新兴资产阶级弗莱姆·斯诺普斯的冷酷无情及其必然结局的《斯诺普斯三部曲》(《村子》1940,《小镇》1957,《大宅》1959)等。
福克纳194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福克纳的句式所传达的美学效果简直神了,简直是伤人的,形容朱厄尔话没说完:“就像一个在黑暗里的小男孩,原想显露一下自己的勇气,结果却被自己的喊声吓住,反而不敢吭声了”;“我们的生命怎么就悄然化为一些无风、无声,疲惫地重复着的疲惫姿态,化为没有手在没有弦上拨动的古老的振响的回声”,李文俊的翻译则是传神的,当出现马眼睛“嫩蓝”地转动在粉红的脸上的描写时,我大受震动!这趟将母亲尸骨送还故乡的旅程绝不是“天路历程”,没有一个被许诺的光明终点等待,只有太阳底下历历呈现的苦涩滞重现实。女儿杜威德尔的内心意识流与小鬼头瓦曼达的叙事声音最为别致,而母亲的逝去与女儿所孕育的新生命挽手达成漫漫“生死契阔”,这之上,是房子门口徘徊的“在你头顶说话的风”——那是上帝的呼吸。
评分我正式成为福克纳的粉丝了。单单从叙述的角度上看,他的那种错落有致的美感真是天杀的(虽然在绚烂程度上不能和沃尔夫比),但对句子的架构和节奏,明明简洁却又充满明丽色泽。而这一本,在人物刻画方面,比充满野心的喧哗与骚动要成功许多——朱厄尔的形象现在依然历历在目,视角的常人化让读者更容易亲近视角观看每一个活动的肖像,感受每一丝误解,愤怒,丑恶,感受每一个平凡人的忍耐和前进,感受这种盲目的,然后和命运搏斗被它指引践行道路。
评分不是我的菜!文中充满“我说”“他说”“她说”这样的字眼,难受死了!恨不能弄进doc文档里,查找,全部删除……阅读体验太差!没看出妙处在哪里。另外,看书名,我以为是自传,谁知是小说!
评分太复杂了 如果没有书评 感觉少了很多
评分牧歌不是企恋田园的安适,是朴素的显露普遍境遇。福克纳受奖时说,最卑劣的情操莫过于恐惧。蒙此阴影,书写的不是爱情是情欲,失去的毫无价值,胜利里不带希望,悲伤不留创痕。诗人和作家的光荣在于显露人的灵魂而不是内分泌,提醒人们记住勇气、荣誉、希望、同情、怜悯和牺牲
艾迪:在我看来,她是大部分女性的缩影。简言之,凤凰、孔雀的价值,世人一望而知。而白色香花、白鸟、白蝶的价值,就要验证了。世人只会追逐凤凰孔雀,给它们标上高不可攀的价格,但对常见之物视而不见。大部分女性被视而不见。 被视而不见的人一定会焦虑,无以肯定自身存在的...
评分艾迪:在我看来,她是大部分女性的缩影。简言之,凤凰、孔雀的价值,世人一望而知。而白色香花、白鸟、白蝶的价值,就要验证了。世人只会追逐凤凰孔雀,给它们标上高不可攀的价格,但对常见之物视而不见。大部分女性被视而不见。 被视而不见的人一定会焦虑,无以肯定自身存在的...
评分想起读福克纳,也是和人聊起中文翻译,觉得中译本福克纳的书名和原文相比都颇具诗意,比如《喧嚣与骚动》,比如这本《我弥留之际》。粗鄙如我,条件反射的直译自然是《当我躺着等死的时候》,因此便对这本书的内容有着格外好奇。从这本书开始读福克纳,也是因为它看起来只有200...
评分生与死向来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古今中外的诸多大家也都不遗余力地通过自己的作品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倘若生的尽头是死,那么死的尽头又是什么?对一个人来说,死亡是毁灭还是重生?是逃避还是救赎? 威廉•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就探讨了这一问题:女主人公本德伦...
我弥留之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