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化十论

香港文化十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也斯
出品人:启真馆
页数:254
译者:
出版时间:2012-7
价格:36.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308095914
丛书系列:也斯作品
图书标签:
  • 香港
  • 也斯
  • 文化
  • 文化研究
  • 香港文化
  • 城市
  • 香港文學
  • 随笔
  • 香港文化
  • 文化研究
  • 社会变迁
  • 历史视角
  • 本土认同
  • 城市生活
  • 传统与现代
  • 思想论集
  • 学术著作
  • 文化批评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香港文化十论》属于文化评论类。通过文学、电影、视觉艺术、戏剧与流行文化等例证去探讨香港在中西文化冲击、严肃与商业文化交汇下所建立的独特文化身分。是对香港文化的一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批评。

作者简介

也斯,本名梁秉钧,香港著名诗人、散文家。生于广东新会,在香港长大,美国加州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曾任教于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现为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创作,译介法国、拉丁美洲及美国地下文学,撰写评论,任文艺刊物编辑,与友人创办杂志,推动香港文艺创作发展。代表作有:诗集《半途──梁秉钧诗选》(第四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作品)、《雷声与蝉鸣》、《游离的诗》,散文集《神话午餐》、《街巷人物》、《在柏林走路》,小说集《剪纸》、《岛和大陆》、《布拉格的明信片》(第一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作品)、《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后殖民食物与爱情》(第十一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作品)等,其中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日等多种语言。

目录信息

第一章 香港的故事:为什么这么难说?
小城无故事? ——从《阿飞正传》说起
两种故事
陈令智的形象
中国内地艺术家的世纪末香港图式
西方艺术家为港订造的激光帆船
继续试说故事
第二章 都市文化香港文学文化评论
香港的都市形象:都市文化的认同与距离
都市文学:迁移的界线、混杂的身份
香港的都市文化:商业与艺术之间
香港文化评论的空间
后殖民论述抑或后现代论述?
第三章 从五本小说选看50 年代的香港文学
50年代香港文学的复杂文化背景
六七十年代以来的本土文化——对高峰现代主义的延续、反叛与转化
90 年代更胜50 年代?——新批评」的文本细读与历史的文本互涉
第四章 如何阅读香港电影里的都市空间?
后现代的景观?
人与空间里的关系
香港电影里的都市空间
第五章 文化身份的探索:东西视艺
西方媒介的意义
物料处理与文字解说的关系
我们是/ 不是比利时?
混杂的并置?低调的角度?
第六章 在雅俗之间思考香港的文化身份——以摄影为例谈通俗文化与艺术的关系雅俗文化再思考
回环再造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影像
以诗与解说开展文化空间
第七章 公众空间中的个人论说——谈香港专栏的局限与可能
专栏的限制与自由回顾年代《快报》的例子
80 年代专栏与新感情
「公众空间」中的专栏
第八章 雅俗文化之间的文化评论
文化评论的场域:学院抑或流行文化?
展览的形式作为文化评论
电影作为文化评论——90 年代香港电影对传媒的反省
第九章 怀旧电影潮流的历史与性别附录
后现代主义:「抄袭」与「原创性」
怀旧电影的讨论
《胭脂扣》: 跟历史打个照面
《阿飞正传》对怀旧的指涉
徐克电影的古今拼凑与性别倒置
《鹿鼎记》并非无厘头
第十章 民族电影与香港文化身份——从《霸王别姬》、《棋王》、《阮玲玉》看文化定位
《霸王别姬》: 重述国家寓言
《棋王》: 香港导演也难以界定香港文化身份
《阮玲玉》: 与民族文化的对话, 文化身份的追寻

附录
初版后记
为什么要谈香港文化《香港文化十论》后记
香港文化及文学:中文书目选要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我对北京感情很深,那四年的酝酿所含有的醇厚却全在上海日子里才感受到,可是每当我想一下如果我再回到北京的情景,我又感到也许我并没有像我所想的那样热切,能在过了深夜12点找小毛出去散步是很大的诱惑,如果工作在北京能和王晨璐租在一起也是极感开心的想象。在一本内容毫...  

评分

《香港文化十论》,也斯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第1版。 建筑、摄影、小说、专栏、电影,其实都不熟悉。因此,看得也就迷糊。一是背景不明,二是题裁不适。除了个别信息点外,此书毫无印象。

评分

我对北京感情很深,那四年的酝酿所含有的醇厚却全在上海日子里才感受到,可是每当我想一下如果我再回到北京的情景,我又感到也许我并没有像我所想的那样热切,能在过了深夜12点找小毛出去散步是很大的诱惑,如果工作在北京能和王晨璐租在一起也是极感开心的想象。在一本内容毫...  

评分

我对北京感情很深,那四年的酝酿所含有的醇厚却全在上海日子里才感受到,可是每当我想一下如果我再回到北京的情景,我又感到也许我并没有像我所想的那样热切,能在过了深夜12点找小毛出去散步是很大的诱惑,如果工作在北京能和王晨璐租在一起也是极感开心的想象。在一本内容毫...  

评分

我对北京感情很深,那四年的酝酿所含有的醇厚却全在上海日子里才感受到,可是每当我想一下如果我再回到北京的情景,我又感到也许我并没有像我所想的那样热切,能在过了深夜12点找小毛出去散步是很大的诱惑,如果工作在北京能和王晨璐租在一起也是极感开心的想象。在一本内容毫...  

用户评价

评分

文化批评的书读起来实在吃力,草草翻完,难说好坏。

评分

文化批评的书读起来实在吃力,草草翻完,难说好坏。

评分

虽不断强调外部附加在HK城内的文化标签和符号,但抛开这些符号能有什么又讲不出来,其实做好桥梁就不容易了

评分

十论之名却毫无结构

评分

以关于探讨行为的探讨思维展开另一层的关于论述语境的论述,并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核心,但这本书里讲《阿飞正传》和《胭脂扣》的两篇非常棒,可以选择阅读。另外这本引进版的编校质量比较差劲,大量港式译名被保留,但同一英文名的中译前后不一致情况又频繁出现。第135页干脆出现了文字烂尾。当然在关于那一年那一夜的某些论述上,责任编辑似乎是满敏感的,所以并不是傻,是得过且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